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政法装备展”见闻:“大模型”进法庭

2024-07-11 15:47:55 来源:法治网 -标准+

当法院的审判工作遇上如今人工智能领域最火的“大模型”,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7月10日,记者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参观由法制日报社主办的“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以下简称“政法装备展”)时,看到了法律大模型给司法工作带来高效便捷新赋能的各类演示场景。

在科大讯飞展台处一块名为“星火法律大模型”的演示屏前,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工作人员给系统提供了某个案件的案情介绍后,系统很快归纳出该案的争议焦点。接着操作后,系统又推荐出与该案案情接近的同类案件,并能进一步生成裁判法律文书。

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推出的这个叫“AI法官助理”的产品,正是基于星火法律大模型研发而来。该产品今年3月份已经在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始试用,并已经完成嵌入法院审判业务系统的工作,实现与审判业务的融合。

“这个应用已经能够常态化辅助试点法院的法官,处理日常案件中的判决文书编写任务,快速生成调解书、裁定书的完整文本,极大地提升了法官的文书编写工作效率。”科大讯飞司法业务部副总经理万欢告诉记者,针对“道路交通类”案件,该系统还能支持判决文书的全文自动生成,并能根据法官的审理思路完成审理查明部分的编写。

今年被行业称为“大模型场景落地元年”。目前国内法律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落地,与法律大模型评价标准的出台也不无关系。记者了解到,去年8月份,在科技部重点专项智慧司法总师团队的牵头下,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科大讯飞、阿里巴巴集团等机构共同制定了行业首个法律大模型评价标准——《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和测评方法(征求意见稿)》,一定程度推动了法律大模型的研发、评测和应用的规范化。

万欢表示,法律大模型行业标准出台后,科大讯飞于去年10月推出星火法律大模型V1.0,近期已经迭代升级到V1.5版本,该大模型在法律知识问答、文书生成以及案情事实分析等司法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目前,我们基于星火法律大模型的底层能力研发出的‘智能法律咨询’服务,已在上海、重庆、成都等多地13家法院及司法行政机关上线试用,累计回答问题10万余次,也得到了各方的好评。”万欢说道。

据了解,目前在星火法律大模型的赋能下,科大讯飞在智慧司法方面衍生出“多元解纷、智慧法庭、集约化、政法协同、星火助手”五大核心业务,这次政法装备展上也悉数亮相。

科大讯飞不是本次展会上唯一一家法律大模型参展单位。记者注意到,华宇元典基于大模型技术推出的万象公文智能辅助系统也在这次展会上亮相,该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法律材料分析、文本生成、内容归纳等服务;北大法宝的类案大模型应用,能够挖掘核心案情要素,推送不同争议焦点和案情要素的相似案例等。

记者在参展中感受到,法律大模型在司法领域的融合应用以及不断迭代升级,给未来司法效能的显著提升和司法公正的不断推进,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记者 彭飞)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