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村美民富产业兴 和美乡村入画来

——毕节七星关朱昌镇盘活闲置资产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见闻

2024-07-10 16:53:33 来源:《毕节日报》 -标准+

盛夏时节,草木繁茂。漫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的乡间小道,凉风拂面,让人神清气爽。

绿意盎然的田野、大棚成行的双堰、宽阔平坦的村道、青砖黛瓦的村庄……在朱昌镇,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随处可见。

近年来,朱昌镇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示范引领、由点及线、以线扩面,深入开展“三清五治”,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整治提升农村环境,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绣”出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盘活资产促发展

整理地皮、贴地砖、粉刷墙面……7月3日,在朱昌镇白泥村村委会装修改造点,挖机正在不停运转,几名工人在忙碌,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白泥村村委会改造点正在施工

2023年,白泥村在清理集体及国有资源资产工作中,将闲置多年的原七星关区烟草公司白泥收购点纳入整治范围。为将该废旧房屋充分利用,朱昌镇党委政府积极与烟草部门协调,同时和邻近村委会办公点的育才学校对接,达成使用协议。

白泥村村委会与烟草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后,村委会筹集资金对收购点房屋进行翻新装修,改造成村委会新的办公点。现在的村委会办公场所则租赁给育才学校使用,租期为15年。

“收购点已经闲置了10多年,村委会将其租赁改造,充分盘活了闲置资产,也让村委会办公场所得到改善。”朱昌镇党委委员、白泥村包村干部吴涛说,村委会办公点租赁给育才学校,也能助推学校进一步发展。

另外,白泥村还计划在新的办公点开办动漫手办加工车间,目前已输送多批人员到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培训,待培训合格后,车间将尽快投入生产,新车间可带动40余人就业。

“很高兴能出去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到了手办加工技术。”白泥村村民汪菊是第一批出去培训的人员,她打算将手办加工技术学深学透,回到村里将技术教给更多人,让他们也能就业增收。

特色产业富农家

“每天能收入80元至100元,工作轻松,离家近,感觉不错。”宋伍社区居民邓书萍说完,转身向荷风生态园走去。

宋伍社区香葱基地

随着邓书萍的脚步看去,一排排长势良好的香葱沿着平整的土地一直延伸到山脚,微风吹过,香葱基地绿浪翻滚,阵阵葱香沁人心脾。

然而,几年前荷风生态园却是烂泥遍地、杂草丛生。提起荷风生态园的过去,宋伍社区居民无不感叹。

2015年,荷风生态园先后规划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和养殖业,后因种种原因闲置。

2023年,朱昌镇党委政府在推进“三清”工作时,对荷风生态园进行盘活,引进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平整土地,完善喷灌设施等,发展香葱产业。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目前,荷风生态园香葱产业已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400余亩,每年带动30人稳定就业,高峰期可提供约 300个就业岗位。

“下一步将立足荷风生态园水源丰富、地势平坦,以及距离城区近的优势,在发展香葱产业的基础上,多元化推进其他产业发展,增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对于今后的发展规划,该公司现场负责人郑艳信心满满。

和美乡村入画来

花园草坪规划有序,凉亭阁楼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瓜果飘香……在双堰社区,一幢幢漂亮民居镶嵌在青山碧水间,犹如一幅幅水墨画。

但昔日的双堰,却不是这般模样。

双堰社区一角

2021年,双堰的发展迎来转机。双堰社区以全区宜居农房建设为契机,对社区每户改造内容进行细化,形成一户一方案,对房屋实施全面改造。

好政策接二连三。2023年,双堰社区深入推进“三清五治”工作,加大整治社区建筑物乱搭乱建、土地弃耕撂荒、环境卫生脏乱差、生态环境破坏、陈规陋习等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村环境美,群众笑开颜。

“经过宜居农房建设后,我家有了新的厨房、厕所,还有了小花园和小菜园,现在住着很舒心。”双堰社区居民龚娜对于现在的居住环境很满意。

晚饭过后,凉风习习,双堰社区的“致公健身广场”便热闹起来,跳广场舞、打羽毛球、拉家常……双堰社区的蜕变是朱昌镇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缩影。

近年来,朱昌镇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整合各类资源,集聚各方力量,增强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集体经济积累。如今,全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美丽“蝶变”,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4年7月10日《毕节日报》记者 谭虎 王云)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