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避风港。但在多数离婚纠纷案件中,子女抚养权归属往往是争议焦点。那么,双方协议离婚后,因孩子抚养、教育等问题产生纠纷,一方能否请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呢?近日,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法院就处理了这么一起案件。
王某和妻子刘某于2016年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中约定,婚生子小王由王某抚养,随王某生活,刘某每月支付500元抚养费,直至小王满18周岁或者学业结束。
然而,刘某却一纸诉状将王某告上法庭,请求变更小王的抚养权。刘某诉称,虽然离婚协议书约定小王是由王某抚养,但实际上离婚后小王一直由自己抚养,王某不尽直接抚养义务,并已成为失信人员。考虑小王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因此请求变更抚养权。
鉴于小王已年满8周岁,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认知能力,抚养权的确定与其权益密切相关,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承办法官打算先听一听小王的想法。
于是承办法官邀请小王一起坐下来聊天,循序渐进了解小王的学习、生活和父母陪伴情况。小王渐渐放下戒备,主动向承办法官敞开了心扉,表示愿意跟随妈妈一起生活。
查明事实后,承办法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小王随刘某共同生活,由刘某抚养至小王独立生活为止。
据法官介绍,抚养权是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哺育、喂养、抚育及提供生活、教育和活动的费用等。
那么什么情况可以变更抚养权?对于离婚后有关未成年子女抚养关系的变更问题,人民法院坚持未成年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则,从最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听取、甄别、尊重孩子意愿,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意愿等情况妥善处理。
变更抚养权有哪些途径?抚养权变更有两种办理方式,分别是协议变更和诉讼变更。协议变更,是指男女双方在离婚后就抚养权问题重新签订协议,在协议中约定抚养权变更至另一方。变更抚养关系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字后,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均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各自义务。诉讼变更,则是指双方无法协商一致,一方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
谁可以主张变更抚养关系?父母一方为原告,另一方为被告(孩子不能成为原告)。祖父母、外祖父母具备一定条件,可以主张变更孙子女、外孙子女直接抚养关系,具体条件包括:被抚养子女的父母死亡或者无力抚养;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
法官倡议,离异家庭的父母双方,应当从孩子的身心健康角度出发去考虑和解决问题,努力创造更有利于孩子生活的经济基础和生活环境,将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落到实处,尽可能减轻因双方离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2024年7月1日《嘉兴日报》记者 杨薇 通讯员 海萱)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