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商铺起火波及邻店 损失由谁来赔

2024-06-25 16:58:02 来源:《青海法治报》 -标准+

夜里突发火灾,大刘经营的烟酒商铺被隔壁阿华家着火的商铺引燃,店内大量商品被烧毁,造成经济损失严重。面对飞来横祸,大刘十分痛心。于是,一纸诉状将阿华和腾达公司告上了法庭。今年4月19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那么,大刘的损失究竟该由谁来赔偿呢?且看法院如何判决。

案起缘由

炒货店起火后引发火灾

2022年11月21日夜里,熟睡中的大刘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接通电话后,大刘得知自己位于腾达综合批发市场内的烟酒商铺着火了,店内大量商品被烧毁。挂断电话后,大刘焦急不已,一边忙着穿衣服去看看究竟什么情况,一边琢磨着自己的店铺为什么会着火。

到达现场后,大刘被告知原来起火的并不是自己的店铺,而是隔壁阿华家经营的炒货店,炒货店起火后引发火灾,随着火势蔓延,导致大刘的商铺被引燃。看到自己的店一片狼藉,大量商品被烧毁,大刘整个人都懵了,面对飞来横祸,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火灾发生后,大通县消防救援大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并出具了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火灾事故责任人为阿华。于是,遭受了很大经济损失的大刘要求阿华支付自己经济损失赔偿金234000元,但阿华拒不承认自己是火灾事故责任人,拒绝赔偿大刘的经济损失,而承担着市场管理工作的腾达公司也不愿为此次事故承担一点责任。因此,大刘便一纸诉状将阿华和腾达公司告上法庭,请求判定阿华及腾达公司承担此次事故的责任,并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

对簿公堂

谁来为“横祸”买单?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争议焦点是:赔偿主体问题及赔偿数额的问题。

庭审现场,被告阿华辩称,原告大刘所主张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法律依据。原告大刘起诉状事实与理由部分中称,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事实责任人为被告阿华,与事实不符。被告所经营的炒货店铺在当日午间就停止用电,炒货所用的炉子在店外摆放。因店铺仅在日间营业,故不使用照明设备等其他任何电子产品,亦从未改装、铺设过电线线路。案发当日,店内唯一的插板上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另外,被告阿华店内不存在火源隐患,店内存放的货物也并非易燃物。被告阿华于当日18时15分最早关闭店铺离开市场,在本次火灾中他并不具有任何过错,认定书中也未明确具体责任人。因此被告认为其自身也属于该次事故的受害者,不应列为本案的被告,原告大刘的主张与事实不符,于法无据,请求法院查明事实,依法驳回原告大刘的诉讼请求。

被告腾达公司辩称,店面起火与腾达公司没有任何责任。原告大刘的财产损失不属实,火灾发生后,原告大刘的一部分货物还在售卖,故对原告大刘诉求中货物损失的数额不认可。

法槌落定

阿华与腾达公司都有责任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阿华租用被告腾达公司的铺面并签订了租赁合同。原告大刘租用案外人许东的铺面并签订了租赁合同。原告大刘的铺面和被告阿华的铺面相邻。原告大刘租赁的涉案铺面及被告阿华租赁的涉案铺面均由被告腾达公司管理。

2022年11月21日1时许,位于腾达综合批发市场内由被告阿华租赁并经营的商铺起火后引发火灾,造成原告大刘经营的烟酒商铺也起火,发生财产损失,未有人员伤亡。大通县消防救援大队出具了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起火部位位于被告阿华经营的商铺南侧中部,起火点位于商铺靠近中部门柱高位处。综合起火原因为:排除飞火、雷击、外来火源引发火灾,排除人为放火,不排除电气线路故障引燃下方可燃物引发火灾。火灾致原告大刘商铺内各类物品烧毁,现原告大刘要求被告支付经济损失234000元并负担此案的诉讼费用。

另查明,原告大刘就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价值提交了鉴定申请,因鉴定费用、时间、鉴材等原因,原告放弃经济损失价值的鉴定。此案在审理过程中,被告阿华向本院提交此次事故发生因果关系的司法鉴定,后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对其进行鉴定,该公司以“因该鉴定内容超出我公司授权的工程质量检测、鉴定资质范围”为由退回该项鉴定,法庭辩论结束前,被告阿华亦未提交向其他机构进行重新鉴定的申请。大通县消防救援大队就涉案火灾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书后,被告阿华、原告大刘均未在异议期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法院认为,此案系因火灾事故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针对此案争议焦点赔偿主体问题及赔偿数额的问题。法院认为:关于赔偿主体问题。案件审理过程中,原告大刘、被告阿华就财产损害赔偿的因果关系及损害赔偿数额向本院申请了司法鉴定,法院依法按原、被告申请对涉案火灾的因果关系及因火灾造成的物品经济损失数额进行了委托鉴定,因原告大刘未按期向鉴定公司缴纳鉴定费,最终未作出鉴定结果,被告阿华的申请因鉴定机构无法对其作出鉴定予以退回,致使此案原、被告的两项鉴定无法进行。法院认为,公民享有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此涉案火灾系被告阿华经营的商铺南侧中部,起火点位于该商铺靠近中部门柱高位处,火势的蔓延对原告大刘的商铺内各类物品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根据大通县消防救援大队火灾现场勘验笔录并结合案件事实、各方当事人陈述、提交的证据、调解笔录、询问笔录等,被告阿华作为涉案火灾发生的铺面承租人,在无证据证明起火原因应归责于他人而排除己方责任的情况下,其对涉案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过错,应对本起火灾事故承担主要责任,即85%的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民法典还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此案被告腾达公司将铺面租赁给被告阿华,且管理费也由被告腾达公司收取。被告腾达公司作为涉案火灾发生铺面的出租方,对发生火灾的铺面是否放置了合格的消防设备并未能举证证明,亦无其他证据予以佐证,故腾达公司未尽到管理监管责任,亦存在过错,认定其对此次火灾事故承担次要责任,即15%的责任。

关于赔偿数额的问题。因原告大刘在受损财产价值鉴定期间未交费并放弃鉴定,致使涉案财产损失具体数额无法作出鉴定意见。原告大刘对自己诉求中的具体损失数额无法提交其他证据予以佐证。法院基于案件事实、当事人当庭陈述及双方当事人向本庭提交的证据,原、被告在调解过程中的意见,酌情予以认定,原告大刘的损失为60000元。被告阿华对其责任承担85%,被告腾达公司对其责任承担15%,即被告阿华赔偿原告大刘因火灾造成的物品损失51000元,被告腾达公司赔偿原告大刘因火灾造成的物品损失9000元。

最终,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百四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之规定,作出判决,被告阿华于判决生效之日起20日内赔偿原告大刘因火灾造成的物品损失51000元;被告腾达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20日内赔偿原告大刘因火灾造成的物品损失9000元。(文中人名、公司名均为化名)

(2024年6月25日《青海法治报》记者 陈雪薇)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