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乙某与男子甲某通过自由恋爱相识,并于同年在民政部门登记结婚,后于2010年生育一子,2016年生育一女。甲某称家庭存款由乙某负责保管控制,乙某对家庭极其不负责任,经常带着存款离家出走,每当将其找回时,乙某均称已经没钱,这也导致两人的家庭生活困难。2023年,乙某起诉离婚,后撤回起诉。同年,甲某称乙某再次离家出走,未尽到对孩子的抚养责任,遂以孩子名义诉至法院,要求乙某按每人每月1000元支付两个孩子的抚养费。最终,经法院调解,甲某与乙某达成调解协议,法庭出具调解书,约定乙某每月给付两个孩子每人人民币600元直至孩子年满18周岁止。
说法
婚姻家庭案件不仅仅是两个当事人的矛盾,更是两个家庭以及对孩子影响颇大的家庭纠纷,尤其本案涉及到两个未成年子女,案件的审理更应慎之又慎。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在父母双方未离婚的前提下,孩子是否有权向父母中的一方索要抚养费的问题。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由此可见,离婚与否并不是子女能否索要抚养费的限定条件。离婚后的抚养费纠纷是法院职权管辖的范围,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涉及到影响子女切实利益的行为,仍属人民法院的职权管辖范围,父母不能以婚姻关系的存续状态为由,拒绝支付抚养费。
调解是一种和平解决纠纷的方法,更是矛盾纠纷产生后,通过协调双方且在不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情况下达成共识的一种手段。“完美”的调解可以有效解决争端,避免繁琐的诉讼程序,同时也是为双方当事人建立更加稳定且长期关系的一种有效方式。婚姻家事案件所牵扯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涉及到子女的幸福感和美好家风的传承。
(2024年6月21日《河北法治报》佟坤岳)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