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以案讲法 | 从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看汽车改装产品保护

2024-05-30 17:46:40 来源:《法制文萃报》 -标准+

■ 案情回顾

原告生产某汽车中网产品,该产品已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被告通过某平台发布广告视频销售涉案侵权产品。原告为取得被告侵权证据,通过公证方式向被告购买侵权产品,购买价格为9800元/套,收货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某汽配城。原告起诉至法院后,请求被告赔偿300万元,以及公证费等维权成本支出。被告以双方系买卖合同关系不构成侵权为由进行抗辩,而销售平台以明确提示用户合法使用为由进行抗辩。

■ 法院裁判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后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并作出如下裁判分析:

1.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以图片或照片中的外观设计为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被诉侵权产品外观设计若与授权外观设计相同或相近,即构成侵权。

2.外观设计的相似性:通过比较涉案专利和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发现它们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仅存在细微差异,且这些差异位于不易观察到的部位,不影响产品的整体视觉效果,因此被控侵权产品构成了近似的外观设计,侵犯了涉案专利的专利权。

3.侵权行为及责任承担:被告未经许可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侵犯了涉案专利的专利权,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的法律责任。虽然被告声称是销售方,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诉侵权产品的合法来源,因此仍需承担赔偿责任。

4.不正当竞争行为:原告主张被告擅自使用其商号构成不正当竞争,但未能证明其商号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该主张不成立。

5.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鉴于双方未提供经济损失或获利数额的证据,按照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综合考虑侵权行为性质、侵权产品价值、涉案专利类型等因素,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万元及诉讼合理支出3万元。法院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一审判决生效。

■ 法条解读

法院在判决中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该条款规定了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具体规定如下:“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这意味着外观设计专利权人仅能依据图片或照片来主张专利权,而不是实物产品。专利权人只能根据图片或照片中显示的外观设计来进行主张和维权。因此,对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确定和保护,图片或照片的质量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图片或照片应该清晰、完整地展示产品的外观设计,以确保专利权人能够有效地主张自己的权益。此外,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对图片或照片的简要说明来进一步澄清和解释产品的外观设计,以增强专利权的保护力度。

■ 律师短评

本案中,法院的判决主要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解释。法院通过详细对比原告的专利与被告产品的外观设计,明确了侵权行为的认定基准,即外观设计的相同或近似程度。这一点对于专利权的实际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强调了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和侵权判定的重要性。

此外,法院对于不正当竞争的认定显示出较高的证明标准。在不正当竞争的认定过程中,简单的商号使用和销售行为未必直接构成不正当竞争,除非能够证明相应的商号具有显著的知名度或者具体的市场影响。这一判决为处理涉及知识产权交叉的不正当竞争案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标准。

总的来说,本案反映了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法律适用的严谨性和实际操作中的细致性,同时也提醒企业在从事相关商业活动时必须注意尊重并依法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

(作者 郑斌 系北京市安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研究会委员)

(2024年5月30日《法制文萃报》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