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湖南平江芦头村办起了乡村旅游公司

村民既是员工,也是股东

2024-05-29 16:41: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标准+

游客在芦头村乘坐森林小火车(芦头村供图)

“我们的村民既是旅游公司的员工,也是股东,既拿工资,也能分红。”今年4月,在湖南省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召开的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推介会上,岳阳市平江县加义镇芦头村村支部书记、平江县芦头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加宝介绍的芦头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引起了业界关注。

芦头村气候宜人,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90.69%,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这里有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卢戎国文化,也是拥有红军医院、红军造币厂、省县苏维埃驻扎之地等景点的一方红色热土。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加快推进芦头村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建设项目的进程、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及留守妇女的就业难题,2019年,经芦头村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成立平江县芦头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全力开发乡村旅游产业。

“旅游开发,我们坚持不砍伐林木,不破坏生态。”陈加宝介绍,旅游公司成立后,本着保护生态、合理利用、统一规划、科学开发的理念,对芦头村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统筹管理,带领全体村民逐步转产乡村旅游产业,依托芦头村的山水资源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之路。

3200米长的卢戎古道、3000米长的森林云漂、森林小火车、皮划艇探秘、森林溯溪、丛林穿越……芦头村虽小,但胜在旅游体验丰富。由平江县芦头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芦头境谷旅游景区于2019年动工,2021年端午节开业,其后,迅速成为平江旅游的一匹“黑马”,节假日接待游客单日量突破4000人次,2023年国庆假期景区门票收入近200万元。

村民是乡村旅游公司的主人。与大部分乡村引入外部投资发展文化旅游不同,芦头村更加注重发动当地村民出资出力。据了解,平江县芦头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由芦头村村委牵头,村集体以现有的资源和配套硬件入股,占整个公司30%的股份,其余70%由村民共同出资。由每届村法人代表担任公司董事长,全体股东投票选举总经理,对公司进行全面经营管理,保障村集体及股东权益,且公司员工95%以上为当地村民。陈加宝介绍:“公司开业时,共募集到100多户村民1260万元的入股资金。” 

4年前,21岁的芦头村民黄振退伍后准备外出打工,听闻家乡要开办旅游公司、发展乡村旅游,他毅然回乡,投入10万元入股,还在旅游公司从事销售工作。2021年,随着该村芦头境谷景区开业,他又在景区内开了一家超市,年收入近10万元。几年下来,黄振已成为芦头村发展旅游业的能人。“乡村旅游带动了村里的发展,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2023年底,我们村的旅游公司已经开始分红了。”黄振说,“我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截至2023年底,芦头村接待游客量已超过20万人次,门票收入1800多万元,全村综合收入2500多万元。旅游公司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间接带动就业300多人。”陈加宝介绍,目前村里的农家乐已增至30家,民宿增加到10余家,还带动周边的丽江村发展民宿10余家。

旅游业的开发为芦头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旅游带动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我们用于慰问65岁以上老人、为困难户缴纳医保、为村里考入高校的新生发放助学金、聘请生活老师照顾在校寄宿儿童等,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壮有所用、壮有所成,少有所长、少有所学。”陈加宝说。

当前,芦头村投资1400万元打造全长6.8公里的芦头亲子漂流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作最后准备,计划于今年6月中旬开业。“这个新项目的上马,又将给芦头村带来就业岗位和收入增长。”陈加宝说。

(2024年5月29日《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玲)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