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聚焦营商环境制度保障、行政执法环境优化、法治服务高效供给、商事调解效能提升四个方面,多管齐下、多策并用,打好助企、护企、惠企、安企“组合拳”,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聚焦“助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工作机制,要求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必须征求企业代表、行业协会商会等意见;建立16个基层联系点,打造政企互动直通车,有效扩大了涉企政策意见征求的覆盖面,提高了涉企政策针对性、实效性。组建“合法性审查法律顾问团”,搭建由专业律师、行业专家等58人组成的专家智库,建立涉企合法性审查“绿色通道”,将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等作为合法性审查的前置条件,从源头上保障了政府决策可操作性、政府承诺可兑现。今年以来,已审查涉企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等10余件,跟进服务政府重大项目5件(次)。
聚焦“护企”持续优化行政执法环境。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培训,出台《2024年度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计划》组织各行政执法单位采取“线上+线下”“集中+自学”“案例+实战”“分享+评查”等形式,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执法专题培训,持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本领。截至目前,各行政执法单位已开展各类教育培训56场次、检验考评12次。打通与12345热线场所相连、人员相融、数据相通“三个新通道”,聚焦群众投诉集中、社会反响较大的突出执法问题,开展专项执法监督2次,有力推动了执法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造行政执法监督监测点1处,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36次,及时发现并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7条,有效推进了行政执法不规范、不作为问题的解决。
聚焦“惠企”持续优化法治服务供给。将“法律明白人”触角延伸到企业,围绕劳动用工、企业行政合规管理、诚信经营等,通过释法、答疑、实践、交流,为企业培养出一批具有法律意识、懂得法律常识、熟悉法律程序、能处理简单法律问题的“法律明白人”。今年首批已为40家企业培养“法律明白人”45名,在推进企业依法经营、推动职工依法维权上作出了出色的成绩。组织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集中宣讲、现场指导、个案解读等活动20家次,有效提升了企业规范经营的意识,提高了预防相关法律风险的能力。聚焦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法治需求,“量身定制”系列法治课,开启“你点单我送法”模式,根据企业“点单”情况,链接律师、公证、仲裁、法律援助等资源,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讲座、专业指导、互动交流15次,为企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聚焦“安企”持续优化商事调解效能。开展涉企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前移商事调解触角,充分发挥商会、知识产权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优势和镇街调委会作用,深入企业全面排查、全力化解,确保将涉企纠纷化解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今年以来,共排查涉企矛盾纠纷24件,成功调解24件,调解成功率100%。优选15名调解骨干、专业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成立“涉企专业调解服务队”,建立“企业一声哨,调解马上到”工作机制,通过专业团队的协同作战,最快速、最高效回应和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大力推进特色调解室建设,立足各镇街实际和调解员擅长领域、专业特长,打造各具特色的调解工作室16个,利用成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搭建村企、地企沟通桥梁,及时高效化解企业与村居、与村民间的矛盾纠纷,让企业安心发展。(山东省邹城市司法局 段文浩 张成)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