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四百元每瓶的价格买进“五粮液”“国窖1573”这类假酒,再以七八百元的价格出售,从中获取暴利。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一酒行老板彭某做着这样的发财事,结果既蹲了大牢又登报道歉。
2017年前后,彭某在一次糖酒会结识了一位白酒经销商,其称自家的“五粮液”“国窖1573”,每件仅售2000多元,彭某一听这价格,就断定这“名酒”不是真的,但唾手可得的暴利蒙蔽了他的心,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干起了倒卖“名酒”的害人勾当。彭某先后购进“五粮液”“国窖1573”共18件,再以每件4000多元的价格销售给白河县的两家酒行,销售金额共计7万多元。
白河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时,发现这两家酒行销售的“五粮液”“国窖1573”疑似假冒,便开始着手调查,经“五粮液”和“国窖1573”两厂家鉴定,确定这两家酒行销售的彭某供应的“五粮液”与“国窖1573”均属假冒商品。
案发后,为逃避法律制裁,彭某逃往缅甸。然而天网恢恢,在网上追逃的巨大压力下,彭某于2023年8月在出入境口岸处向中国警方投案自首。
随后,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人民检察院以彭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提起公诉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对其侵犯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县人民法院对其作出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45000元,同时在省级以上媒体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2024年5月9日,彭某在检察日报发表致歉声明,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并保证以此为戒,坚决改正、永不再犯。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检察官提醒
注册商标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对象,它不仅是不同商标或服务的外部识别标志,还承载着企业的信誉、文化等更深层次的内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仅严重损害了商标注册人和消费者的利益,更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切不可图一时暴利而以身试法。(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人民检察院 鄢雪建)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