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珠海市发布《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共72条,涵盖农村住房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海岛乡村风貌管控、产业支撑及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条例》完善了农房管控机制,将风貌管控融入农房质量安全管理,紧扣“宅基地审批”“农房风貌选型和施工设计”“施工人资质”“竣工验收”等环节,完善风貌闭环管理。据了解,该条例是珠海市专门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制定的首部法规,是国内首部就乡村风貌提升作专项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规定,珠海市全市推广使用“农村住房建设风貌选型图”和“农村住房施工设计参考图”,推行村民建房实行选图报建、按图施工、对图验收制度。要求村民自建住房按照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同时,制定符合珠海市实际、体现地域特色的农村住房建设风貌选型图集,重点在于明确立面、色彩、屋顶等外观风貌要素管控要求,不针对住房户型及内部设计等进行统一。
《条例》明确了塑造现代风貌与传承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村庄建设原则,并建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制度。通过规定传统村落名录管理、规划编制、古建筑修缮利用以及文化设施建设等措施,《条例》强化了对传统村落格局、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等关键要素的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
(2024年5月20日《农民日报》记者 雷昱)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