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国家公文非商品,买卖行为使不得

2024-05-08 16:18:58 来源:法治网 -标准+

案情回顾

王某某为了使公司能够享受国家用电减免优惠政策,在部分材料无法收集的情况下,在市场上以5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份假的国家机关审批备案回执,并将其交到供电公司,申请办理享受电费减免优惠政策。后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拿着该资料前往行政审批局进行核实时发现异常,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后,未查询到该公司在行政审批局备案的相关信息,遂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经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人民检察院审查,以王某某涉嫌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提起公诉,经法院审理,判处王某某拘役五个月,缓刑七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醒

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是指购买或者出售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国家机关公文是指国家机关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王某某自己购买伪造的国家机关审批备案回执,企图达到享受电费减免优惠政策的目的,其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公信力,扰乱了社会秩序,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证件、印章,是其在社会的一定领域、一定方面实行管理活动的重要凭证和手段,关系到公权力的依法行使,与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服务活动和群众正常办事息息相关,任何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广大人民群众应学法、知法、守法,切莫图省事,贪图蝇头小利。(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人民检察院 薛滢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