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化名)和我脾气都不那么拗了,他就近打个零工,两个孩子上班上学都很舒心,我也能做轻便的家务了。没有你们真心地帮俺,我们这个家恐怕就真的散了!”这是一次案件回访过程中,刘女士向山东省东阿县人民检察院的干警说的话,此时,她脸上满是平和的笑容。
事情要从去年九月的一件案子说起,年近五十的刘女士全家四口人,丈夫李强在一家建筑工地上班,女儿应聘到某公司做文案,儿子读初中,日子应该说还算过得去。可近几年,也许是“疫情”的影响,或者是生活过于平淡,夫妻二人的“轴”劲都越来越大,吵架拌嘴怄气成了家常便饭,冷战的频次也越来越多。终于,一气之下的刘女士向法院起诉离婚,得知情况的李强大吵大闹,撕扯过程中摔倒在地的刘女士受伤,李强也锒铛入狱。
在审查批捕环节,承办检察官认真审查卷宗材料,发现刘女士需较长时间手术治疗和康复,其女儿已辞职照料母亲,高昂的医疗费等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面对这种情况,检察机关快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及时给予救助金3万元,缓解了刘女士一家的燃眉之急。
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干警在讯问了李强并获取其知罪认罪悔罪赎罪的第一手材料后,深入刘女士家中进行走访,察看现场,座谈交流,增强对案件的亲历性,联合服务乡村振兴检察联络员、听证员举行简易公开听证,充分听取其儿女、邻居和近亲属对案件处理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刘女士的那句“发生这事,我也有过错,如果他被判了刑,这个家就塌了,”更是拨动了所有人员的心弦。最后,东阿县人民检察院融合法理情理常理,向审判机关提出对李强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并被采纳。
2024年1月,从李强被纳入社区矫正对象的第一天起,检察干警与服务乡村振兴检察联络员、社区工作者,便针对其个人和家庭的个性特征,制定了详细的全年月度帮扶台账,至目前,采取心理矫治、就业指导、法治教育和日常沟通等多种形式,已开展帮扶活动26人次,东阿县人民检察院党支部还联系聊城市人民检察院党支部,对刘女士及其家庭进行定点帮包。现在,李强和女儿都找到了工作,并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其儿子通过家校闭环对接辅导,成绩也有较大进步,心情敞亮的刘女士,身体恢复也更是超出了医生和常人的期望,一个安定和谐的小家庭真的又重生了。
代表点评——
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东阿县人民检察院服务乡村振兴检察联络员、东阿县大桥镇毕庄新村党委书记 郭怀生:
东阿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家务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过程中,对一个濒临绝境的家庭进行综合帮扶,涉及到刑事检察、司法救助、刑事执行检察、公开听证和服务乡村振兴检察联络员办公室以及党支部等多个办案和工作团队,但他们一环环 、一步步无缝衔接,做出了实效。这体现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信仰,体现了立足基层、心系农村、呵护民生的法治情怀, 也体现了一体化履职和全院一盘棋的检察担当。(山东省东阿县人民检察院 赵珂 王呈岗)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