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前夕,吉林、江苏、福建三地检法机关以正面宣传、典型案例的形式,通报了三起侵犯未成年少女案件的判罚结果。因案件情节恶劣、被侵害人年龄小等原因,网民普遍对法院的判罚产生质疑,认为法院量刑过轻。
案例一:吉林长春一强戒所副调研员性侵12岁少女致怀孕 被判有期徒刑11年
5月28日,据上游新闻报道,长春市朝阳沟强制隔离戒毒所副调研员付国华以金钱为诱饵,多次猥亵并强奸未成年少女,致女孩怀孕并引产。一审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强奸罪判处付国华有期徒刑6年,检察院以量刑畸轻为由提出抗诉。长春中院撤销一审判决,判处付国华有期徒刑11年。对此,多数网民认为,政法机关工作人员知法犯法应严惩,11年判罚仍不足以惩戒;少数网民猜测一审法院收受贿赂、官官相护。
案例二:江苏宿迁一KTV经理暴力控制多名辍学少女有偿陪侍 被判有期徒刑6年
5月29日,据澎湃新闻网报道,宿迁一KTV经营者靳某某以高薪做诱饵,招揽多名未读完高中的女孩做陪侍。如女孩不服管教,靳某某便动用暴力惩罚。其中,17岁女孩梁某遭殴打后跳楼身亡。案件发生后,当地检察机关以涉嫌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对靳某某提起公诉。鉴于靳某某对梁某亲属进行赔偿并获得谅解,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6年。该案作为江苏省检察院与团省委在关爱困境未成年人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典型案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多数网民对靳某某罪名生疑,认为其还涉嫌强迫卖淫罪和非法拘禁罪。
案例三:福建莆田一小学校长猥亵16名未成年女生 被判有期徒刑10年
5月30日,据澎湃新闻网报道,2014年至2017年,莆田市一小学校长祁某利用教学便利,以教学生操作电脑等为由,对16名未满14周岁的被害人实施猥亵。一审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并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从事教育相关职业。祁某上诉后,莆田市中院维持原判。据悉,该案系福建省高院发布的少年审判典型案例,经媒体报道后很快引发质疑。网民普遍认为法院量刑偏低,震慑作用小。还有网民结合“上海对涉性侵违法犯罪人员进行从业限制”这一热点事件,建议终身禁止祁某从事教育工作。
【舆情点评】
近年来,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的社会共识已逐渐达成。在朴素正义的诉求下,公众更希望此共识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有力体现,以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从上述案例通报来看,司法裁决经得起程序检验,但罪刑法定、罪刑相当的刑法原则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仍然过于专业,司法活动与舆论期待存在差异。因此,当案件的判罚结果不符合舆论期待时,司法机关必然会受到网民指责。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 王淳
编辑:刘音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