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近年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猴场乡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1322”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稳控工作机制,通过系统化构建排查、调解、稳控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治理目标。该机制运行以来成效显著,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织密排查网络 夯实治理根基
猴场乡以“村里的事,党员先上;群众的难,组织先解”为工作准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乡党员干部带头担任网格员,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排查先锋队,通过“每月1次地毯式巡查+每周动态回访”的工作机制,依托“贵政通”平台、便民服务卡等载体,将政策宣讲与矛盾排查同步推进。村党支部定期向乡党委报告排查情况,乡党委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与民政、综治、国土等职能站所共享信息,形成工作合力。2024年以来,通过设立群众意见箱、公布热线电话等方式,累计接收公安推送案件8件、法院委派28件,收集群众诉求100余件,实现矛盾线索全领域覆盖。
三级调解联动 提升化解效能
该乡创新构建“村级党组织首调+乡级联调+跨站股协调”三级调解链条。首日由村支部调解队上门调解,选聘老党员、老支书等组成调解队伍,用乡音乡情化解家常矛盾;次日乡党委协调组跟进,平安法治办联合派出所和法律顾问,带着政策法规入户调解;第三日对复杂矛盾启动跨部门联动机制,由乡党委统筹相关站股合力攻坚。今年以来,通过三级联动成功化解矛盾100余件。
双所联动稳控 深化治理成效
猴场乡推动司法所与派出所“联建联解”,每两月召开研判会分析矛盾热点。在调解中既讲法律条文,又用案例故事,融入“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教育。今年成功化解复杂矛盾30件,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针对疑难矛盾,建立“属事部门包保+党员干部负责”机制,分管领导定期调度,业务干部每周走访,今年已对5件疑难纠纷落实包保,形成问题解决闭环。
下一步猴场乡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让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为乡村振兴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