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夏日高温持续,亲水活动增多,溺水风险随之攀升。连日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公安局深入辖区河流、水库、池塘等重点水域,开展拉网式安全检查与防溺水宣传,用脚步丈量安全防线,用话语传递防护知识,为群众生命安全敲响警钟。
“这个水库岸边的警示牌有点歪斜,得赶紧加固;那边看着安全,其实水下有暗流,必须增设警示标识。”清晨的阳光刚洒向河面,民警便已带着工具来到辖区重点水域,沿着岸边仔细排查安全隐患。
检查中,民警重点查看了水域周边的防护栏、警示牌、救生设施是否完好,对老化破损的警示标语及时更换,对缺失的救生圈、救生绳等器材登记补充。针对野外垂钓者聚集的河段,民警耐心劝导他们远离深水区,提醒家长看管好随行的孩子,切勿让孩子在岸边追逐打闹。
“很多水域看着平静,底下却藏着淤泥、水草,一旦失足落水,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多走一步、多查一处,就能减少一分危险。”补郎派出所民警杨兴耀说道。
在水域周边的村庄、社区,民警拿着宣传资料,挨家挨户开展“面对面”宣传。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易受侵害群体,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性,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剖析“野泳”“岸边嬉戏”等行为的风险。
同时,向家长讲解《夏季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强调“六不准”原则,呼吁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对在河边玩耍的孩子,民警现场演示溺水自救方法,告诫他们“远离野外水域,就是保护自己”。并利用村广播、社区微信群、新媒体等平台,循环推送防溺水知识和警示信息,让“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声音传到每一户家庭、每一个角落。
防溺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齐抓共管”。民警在巡查中积极联动村委会、物业、水利等部门,明确各方责任:村委会负责日常巡查本村水域,及时劝离危险区域人员;物业加强小区周边水域的管理,设置防护栏并配备救生器材;水利部门定期监测水位变化,在汛期提前发布预警信息。
“之前总觉得孩子在村口池塘边玩水没事,听了民警的宣传,又看到他们和村里一起加装了防护网,才明白危险就在身边。”一位村民感慨道。通过多方协作,辖区水域的安全管理从“民警独唱”变成了“众人合唱”,防护力量不断增强。
炎炎烈日下,普定公安的身影仍在水域周边穿梭。他们用一次次巡查排除隐患,用一句句叮嘱唤醒意识,只为让“溺水”二字远离群众的生活,用责任与担当为夏日平安保驾护航。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