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李宇
“八五”普法以来,贵州省黔南州通过建立健全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履职情况报告及评议实施办法,推动全州各级国家机关认真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自觉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行政管理、政务服务全过程,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格局。全州各普法责任单位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聚焦“清单任务、重点对象、关键节点、本土特色、以案释法”五个方面,扎实开展系统内普法和社会普法宣传教育,推动全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据悉,黔南州制定《黔南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州级国家机关单位分别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构建系统化普法工作机制,明确普法内容、对象、措施及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普法工作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
州司法局以国家法律、省州地方性法规中与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州和行政立法、依法行政、刑罚执行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以法治建设与公共法律服务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补充,形成以“党内法规+综合清单+专业清单”为纲的州司法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体系。州发展改革委将推动法治建设与发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查,在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会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等与业务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法治思维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州水务局以清单明责,制定《黔南州水务局2024年普法责任清单》,将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水法律法规纳入执法人员学习清单,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
聚焦国家工作人员、校园师生、城乡居民、企业经营管理者等群体,黔南州分业分类分众推进以点带面学法用法,着力提高全民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
州司法局先后制定旁听庭审、会前学法、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等制度文件,对全州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等提出要求,举办全州领导干部民法典知识专题讲座,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教科书式”执法培训。州教育局推进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法治副校长结合“开学第一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开展“法律进校园”,抓好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未成年人专项普法,提升青少年法律意识。州司法局常态化开展“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组织州、县(市)两级民法典“百人宣讲团”深入城乡基层开展“民法典万人大培训”线下宣讲,提升城乡居民法治素养。
同时,为营造浓厚学法氛围,全州各级各部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普法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州法院在国家宪法日宣传中,连续两年邀请法官走进直播间释法、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近20万人次在线观看;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庭审直播,让群众在观看直播中学习法律知识,截至目前,通过直播庭审方式普法已达4亿人次。州红十字会结合“5·8博爱周”“世界献血者日”等活动,把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营造浓厚氛围。州民政局在“4·15”“‘六·一’儿童节”“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深入养老服务、殡葬管理、儿童福利等民政服务机构,到社区广场,做好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众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州金融“3·15”“4·15”“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对民法典中涉及金融相关法律进行宣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州应急局将安全文化与黔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创作一批民族歌舞、蜡染、刺绣等具有黔南特色的安全生产宣传作品,依托民族民俗文化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州税务局在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创新开展“典亮税心·合规领航”网络主播普法专项行动,将民法典核心要义与税法实务深度融合,通过“精准滴灌+全域辐射”模式,全面开启网络直播行业合规化建设新路径。州生态环境局在学雷锋活动月、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向广大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
在此基础上,黔南州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打造一批普法特色品牌,以“线上+线下”并行方式扩大普法面。
州法院采取“指尖+脚尖”的方式,通过打造“法治黔南”网络普法品牌,制作发布以案释法、违法犯罪警示等短视频作品,抓住和深耕社会热点,主动“傍”热点普法,让网民愿听、想听,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截至目前,“法治黔南”短视频普法话题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4亿次。州司法局联合州融媒体中心打造“黔来普法·南边有料”普法品牌,打造黔南普法IP形象,通过制作和发布普法短视频宣传民法典、防范非法集资等法律法规。建立“黔南普法”新媒体矩阵,常态化推送各类法律法规宣传知识。州税务局打破区域壁垒,采取“视频连线、视频互动”的方式,与广西南丹、青海泽库税务部门开展“黔桂青”三省多民族税收宣传活动,并在宪法宣传周与厦门思明区、安顺市的税务部门、司法行政部门举办以“赴一场山海之约,想享‘宪’在幸福税月”为主题的线上普法活动,通过人民网、新浪网等平台同步直播,在展示三地丰富多彩的人文中,贯穿宪法、税法以及民法典知识,让普法宣传入耳入心。龙里县通过“融媒+法治”打造如“黔韵说唱”“平安君说”“太平花灯”等特色法治宣传品牌,精心摄制公益作品、短视频制作,增强法治宣传娱乐化、普及化、实效化,做到让群众听得懂、听得清、听得进,真正入脑入心。三都县创办“双语检察促民族团结”“发挥双语优势,推进认罪认罚工作”品牌,创新打造“双语”办案团队,把“双语+”综合运用到检察办案与普法工作,借助水族“端节”“卯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和“贵州村马”的聚众效应,编唱普法水歌,设立法律服务站,将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融入赛马、对歌等民俗活动中。
值得一提的是,黔南州注重将普法与执法实践相结合,把普法贯穿执法办理全过程,提高执法对象的满意度,推动全州行政执法质量持续提升。州司法局针对社会公众需求,组织全州各级各部门筛选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具有较强警示教育意义的“身边案例”开展了黔南州第三、四批“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征集评选,共评选出129个“以案释法”优秀典型案例,并通过“黔南普法”微信公众号编发,推动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五类人员“以案释法”落实。州法院聚焦关键时间节点,通过“黔南中院”政务新媒体对外发布森林防火、优化营商环境、禁毒、抚养关系、涉农民工工资等典型案例。州公安交通管理局通过“黔南交警”公众号适时对外公开无证驾驶、未按规定车道行驶、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超速、逆行等违规违章案例,提升人民群众遵守交规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下一步,黔南州将进一步推进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地见效,紧扣普法的重点任务,把握普法的关键环节,善用普法的创新载体,加强精准普法,注重统筹协调,不断提升普法工作质效和公民法治素养。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