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吴芳秋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公安局,有这样一位辅警,他如同一束平凡却炽热的星火,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闪耀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他叫杨鑫,1993年出生,一位将忠诚担当与为民初心融入血脉的热血青年,在辅警岗位上书写着动人篇章。
暴雨洪灾中:逆行者与守护者
2025年6月24日凌晨,一场百年一遇的暴雨席卷榕江县,城市低洼地带瞬间被洪水吞噬,沦为一片汪洋。三穗县公安局辅警杨鑫接到驰援榕江抗洪抢险的指令后,没有丝毫迟疑,与50名战友一同匆匆奔赴榕江救援现场。
当他们到达榕江县职业学校时,堆积如山的救援物资等待着分发。33℃的高温下,杨鑫和战友们迅速投入工作。汗水很快湿透了作训服,但为了让受灾群众尽快拿到物资,他们一刻也不敢停歇。大家形成了一条人工传输带,一件一件地传递着物资。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减慢,反而越来越快。
当天的环境十分恶劣,高温、昼夜温差大且通风不好,他们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看到在车上下货的战友有些疲软,杨鑫主动将战友换了下来。他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念头:只要能为受灾群众多做一点,就一直干下去。
从下午2点到凌晨2点,他们交替作业,“传输带”从未间断过。12000余件物品,一件一件地传递,一包包地搬运,他们的双手抖得连瓶子都拧不开了,却没有丝毫怨言。终于可以休息时,战友们有的睡在亭子里,有的睡在坝子上,身上的衣服被雨水和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
杨鑫坐在靠近驻点灯杆旁,回想起白天看到的情形,心中一阵酸楚。曾经繁华热闹的街道被洪水淹没,房屋倒塌,树木被连根拔起,老百姓们失去了家园,生活陷入了困境。他想起了老家被淹的稻田,更惦记着那些等待救援的群众,不禁眼眶泛红。
6月25日14时,一个浑身湿透的男子冲进杨鑫的网格点求助,称他刚出月子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被困在三楼家中。杨鑫没有丝毫犹豫,带着装备冲进没膝深的泥浆。烈日炎炎下,他先背着7岁女孩在废墟中艰难探路,战友抱着3岁的女孩紧随其后。
返程时,他又折返两次,将二女儿和刚出生的婴儿护送出险境。“哪怕我摔,也不能让孩子摔!”入警8年的他,也是一位父亲,他用颤抖的双手为婴儿遮挡阳光,5分钟的路程走了半小时。当婴儿母亲含泪道谢时,杨鑫只是憨厚一笑:“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紧接着,他们又承担起交通管理员的职责。杨鑫和战友们在马路上忙碌着,双脚被泡得发白。晚上,他和战友巡逻到“五榕山大桥”时,突然感觉到胸痛,呼吸开始不顺畅,越走感觉呼吸越困难。同行的几个人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扶着他往回走。晚上11点回到网格点,他开始失去意识。带领的领导马上联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6月26日凌晨3时,连续奋战的杨鑫倒下了。他被抬到榕江县中医院,看到移动的天花板和战友们移动的脸庞,一直没哭的他,流下了眼泪:明明是来帮助别人的,现在却躺在担架上,被人照顾,他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送医后诊断显示,他严重脱水、身体多处软组织挫伤。病床上的杨鑫虚弱却坚定地说:“只要群众安全,我这点伤算啥?”
禁毒与网络战场:无畏勇士与正义使者
在禁毒大队的三年里,杨鑫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2022年夏天,他和战友在岑松与三穗交界地布控,毒贩被截停后,态度嚣张。战友们把车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把毒品找出来。当他们准备调警犬来搜查时,杨鑫临危不乱,他通过细致观察嫌疑人的眼神,精准地锁定了藏在汽车引擎盖下的10克海洛因。他常说:“犯罪分子再狡猾,也逃不过细节。”
2023年,在抓捕持刀精神病人的行动中,他顶着催泪喷射器的灼痛冲锋在前,用盾牌挡住飞来的竹竿。这些经历让他深刻地明白,辅警的肩章虽小,但责任千钧。
2024年,杨鑫调入网安大队,成为网络谣言的“清道夫”。面对“学生脑浆迸裂”的恶性谣言,他连续36小时走访学校、调取监控,用真相平息了恐慌。他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多查一条线索,社会就多一分安宁。”这位“半路出家”的网安能手,用笔记本记满了20万字的学习笔记,将每一条舆情都当作守护群众的战场。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只为在这个无形的战场上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坚守初心:逐梦路上的奋斗者
杨鑫是一位侗族汉子,在长达3285天的辅警生涯中,他始终如一地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从抗洪前线到禁毒战场,从泥泞街道到虚拟网络,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忠诚。
病床上的杨鑫,心里还惦记着未完成的案件。他的床头压着一份2025上半年递交的入党申请书,那是他对党的向往和追求。他说:“等身体好了,我还想继续战斗。”他望着窗外的警徽,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在战友杨朝成眼中,杨鑫就像“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着能量。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危险,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退缩。他的这种精神也激励着身边的战友们,大家以他为榜样,更加努力地工作。
在特战大队大队长龙岗心中,杨鑫是“泥泞中的诺亚方舟”,给群众带来了希望。在抗洪抢险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救助了无数受灾群众;在日常工作中,他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他虽然只是一名辅警,肩章虽小,但他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安全屏障,用凡人微光照亮群众常走的道路。杨鑫并不伟岸,仅像一根小草,在鲜花周围默默生长。鲜花和掌声从来都属于民警,但在抗洪抢险的生死关头,在禁毒缉毒的暗战中,在网络舆情的无形战场里,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当记者问有没有什么话想送给未来的自己?他朴实地说:“在我力所能及的地方,继续战斗。”这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他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
杨鑫的故事还在继续,他就像那束平凡的星火,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闪烁,照亮着自己和别人的行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辅警的责任与担当,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他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杨鑫住院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