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盛夏时节,被誉为“果中黄金”的镇宁蜂糖李迎来采收旺季。为保障特色农产品产销秩序,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公安局整合南片区派出所、交警四中队及特(巡)警大队力量,成立专项安保组,通过矛盾调解、交通优化、反诈宣传等系列举措,为镇宁蜂糖李产业筑牢安全防线。
据了解,在蜂糖李集中上市期间,种植基地、运输道路、交易市场人来人往,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为维护产销市场稳定,震慑违法犯罪,镇宁公安民辅警在重点区域增设执勤点,加大巡逻防控力度。他们身着制服,穿梭在人群中,时刻关注着市场动态。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总能看到他们坚守的身影,让果农和收购商们感到安心,为镇宁蜂糖李产业的顺利交易提供了坚实保障。
采收季里,雇工纠纷、购销争议等矛盾易发多发。镇宁公安坚持“快速出警、快速调解”原则,用法律与温情化解矛盾,守护市场和谐。
半月前,收购商伍老板因蜂糖李品质与果农潘大哥产生分歧,双方争执不下,险些引发冲突。巡逻至此的简嘎派出所民警迅速介入,从法律规定与情理角度耐心调解,最终促成潘大哥退还部分定金,双方达成和解。
6月22日,六马镇果农费大哥与收购商欧阳先生因“按筐计价”产生货款争议,民警现场提议“按斤称重”,并见证双方完成交易,仅用10分钟便平息纷争。此类高效调解案例在采收季时有发生,有效保障了产业健康发展。
蜂糖李皮薄肉嫩,运输时效直接影响品质,对此,镇宁公安多部门联动,全力优化交通服务。在重要路段加装临时指示牌,引导运输车辆高效通行;集中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行为,清理道路障碍,让新鲜采摘的蜂糖李快速运往全国各地,将“甜蜜”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
随着蜂糖李产业规模扩大,“虚假订单”“定金诈骗”等陷阱时有发生。镇宁公安主动深入果园、农户家中,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诈骗伎俩,发放宣传手册并手把手指导果农安装反诈APP。“陌生订单要核实,大额定金多留心!”民警的提醒让果农们提高了警惕,为辛勤劳动成果加上了“安全锁”。
从田间地头到交易市场,从交通保畅到矛盾化解,镇宁公安以“警色”护航“金色产业”,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这场“甜蜜守护”不仅保障了蜂糖李产销秩序,更助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