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警察书记姜大旺用实干书写两年驻村答卷

2025-07-02 14:50:4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龙蓓

6月19日,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鲁容乡纳翁村村民韦川家的蜂糖李树上,几颗圆润饱满、绿如翡翠的果实点缀在枝叶间。走访时,省公安厅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姜大旺摘下一颗品尝,眉头微蹙:“哟,还有点酸。”转头看向身旁的韦川,他笑着鼓劲:“老韦哥,明年这些果树进入丰产期,果子就甜了,你们的日子也更甜了!”两人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果林里。

时间回到2023年,姜大旺初到纳翁村,便开始思考适合村里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走访调研,他发现纳翁村毗邻“中国蜂糖李之乡”安顺市镇宁县六马镇,气候、水土条件相似,极适宜种植市场走俏的蜂糖李。说干就干,姜大旺立即动员村民参与,带领大家种下第一批蜂糖李苗,并多次邀请技术人员到村指导剪枝、防虫等关键技术。两年来,全村蜂糖李种植面积从200余亩扩展到500余亩,其中新栽种的300余亩果树,预计明年即可丰产上市。

6月20日,是姜大旺结束两年驻村工作、返回省公安厅的日子。临行前,他提着米、油和两袋瓜果,特意去看望80多岁的老党员王周杨。80多岁的王周杨看着姜大旺远远走过来,他佝偻着身躯,腿脚利索地迎上前来,身上穿着那件旧军装。两人像老友一般亲近自然地一路交谈着进了屋。

“王伯,我明天要回去了,今天特意来看看你和嬢嬢。”

“家里头有事啊?”

“不、不是,我、我驻村工作结束了,要回去了。”

当姜大旺吞吞吐吐说完这句话后,时间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

沉默了好一会儿,王周杨一边喃喃念叨着:“好呀,回去好呀,回去了好好干工作。”一边缓缓起身对老伴说道:“看看家里还有什么,给书记装点鸡蛋嘛,对了,再取几块腊肉……” 

“叔,你们别忙了,我们有纪律的这些不能要。”姜大旺拉着王周杨扶他坐下,见王周杨仍要坚持,他抢先说:“这是纪律,我们都是党员不能坏了规矩。”

王周杨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说“要得要得,我们都是党员,要遵守纪律。” 

姜大旺至今记得,第一次走访王周杨家时,老人也是穿着这身旧军装。黝黑的脸庞刻满岁月痕迹,眼神却坚毅慈祥。当村干部介绍他是省公安厅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时,王周杨郑重地说:“小伙子,党旗不仅是挂在墙上的,也要装在心中哟。”这句话,深深烙印在姜大旺心里。后来他得知,王周杨是退伍军人,曾参加“抗美援越”战争,如今子女在外务工,老两口守着老屋,却从不闲着:种地、喂猪,村里修路种树第一个响应,邻里有纠纷主动调解,是全村人敬重的“老班长”。驻村两年,姜大旺常往老人家里跑,喂鸡、掰苞谷、挖红薯……这些活对农村长大的姜大旺来说干得轻车熟路。

驻村工作远不止产业帮扶。从雨季防汛、冬春防火,到清理乱堆乱放、推进改厕改圈,从治理生活垃圾污水到修路装灯,姜大旺的日程表永远排得满满当当。忙碌中,收获也悄然生长:他对接派出所,让87岁行动不便的吴大娘在家完成身份证采集,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养老认证难题;联合乡司法所和村老党员,翻台账、测土地,开了5次“板凳会议”,彻底化解了王大爷和班大爷11年的土地纠纷;自掏腰包给70岁的黄明英奶奶买猪仔,年底看到她家飘出杀猪饭的香气,他比谁都高兴;推动安装的太阳能路灯,让班大爷夜间归家时不用摸黑前行,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安心。

“警察书记办事公道,村里的事他出马,没有摆不平的!”村民们这样说。村干部韦文鑫评价他:“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是好警察,更是好书记!”姜大旺常对村干部说:“我们多跑点腿、多动点手,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实到农民‘口袋’里,就是最好的讲政治。”两年来,他争取到40万元“高质量庭院经济”项目资金,打造出“经济庭院”“绿色庭院”示范户;争取12万元帮扶资金,维修更换123盏、新增2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全村每条小路;争取30余万元道路维修资金,修补好汛期冲毁的路段;还为村民争取到“暖冬行动”物资,让大家安全过冬。而最珍贵的收获,是村民们的信任与依赖,是他与这片土地结下的深厚情谊。

离开王周杨家时,天色已暗,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将村路照得透亮。这光明,映照着纳翁村的新变化,也照亮了姜大旺“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之路。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