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花戛乡,有这样一位“90 后”青年,他像一粒倔强的种子,将青春根系深深扎进贵州屋脊的泥土,在乡村振兴的沃土里汲取养分,在基层服务的风雨中舒展枝叶。他就是钟定红,一个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担当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如今已成长为水城区花戛乡林业站的“护林人”。
“成长就如种子发芽一般,需要积蓄足够多的力量,才能冲破土壤。努力向下扎根,按时施肥浇水,在每一次的风吹日晒中慢慢吸收能量,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句座右铭贯穿了钟定红的基层服务生涯。从疫情防控一线到乡村振兴战场,从厕所改造施工现场到山林巡护步道,他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作具体行动,在花戛乡的土地上书写着青春答卷。
初到花戛乡的他就投入了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认真学习防控知识、开展防疫宣传、参与应急值守,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在乡镇交通要道上开展外来人员登记排查,切实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时,他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和困难需求,协助村委会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此外,他还参与改造农村厕所百余户,帮助当地村民用上了卫生厕所,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在一系列工作中,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更深刻体会到基层群众的不易。
在花戛乡服务的工作经历是他最难忘的时光,两年的服务经历虽有汗水,但更有收获,收获了诸多基层的工作方法与经验、收获了村民们的“笑脸”、收获了服务单位领导及同事的高度认可。2024年8月,在服务期满两年之际,他被服务单位继续聘用,担任林业站工作人员,在他所热爱的山与水之间、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续耕耘奋斗。
花戛乡有着大量珍贵植被资源,因此资源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在林业站工作的他,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他穿梭在山间地头中,深入核实各类图斑信息,掌握辖区内森林资源的消长及变化,确保其得到保护及合理利用;积极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参与复耕复种工作,和村民们一起翻耕荒弃耕地并进行播种,推动土地的有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开展林业法规、森林防火、林长制、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他下沉至村民组、农户家中,向村民们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用接地气的语言向群众讲解森林防火、盗伐滥伐林木处罚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生态环保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光在不经意间飞逝,如今的他虽然已不在西部计划的队伍,但他依然扎根在他所热爱的基层,在他所熟悉的花戛乡,在农村的山间河流中,在农户的“家长里短”里,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诠释担当。从“志愿者”到“林业人”,变的是身份标签,不变的是扎根基层的初心。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他常说的话,这位年轻的“90后”像一粒种子,将青春的根系深深扎进花戛乡的沃土,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向下汲取养分,向上舒展枝叶,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基层一线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