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全面实施的背景下,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教战略部署,持续推动学前教育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都匀市第二幼儿园积极响应号召,以法治精神为引领,立足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从师资建设、安全防护、课程创新、家园共育、监督评估五大维度精准发力,探索出具有示范价值的依法治园实践路径,为全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强师筑基,锻造专业化育人队伍
都匀市第二幼儿园严格遵循《学前教育法》对教师资质的规范要求,建立科学的师资准入机制。将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健康合格证作为教师招聘的基本条件,同时增设师德师风专项考核,把“热爱幼教事业、关爱幼儿成长”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从源头上保障师资队伍质量。
在教师发展方面,幼儿园依法落实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规定,建立合理的薪酬增长机制,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教学观摩、案例研讨等多元化培养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师资建设体系,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依法执教”的专业化育人队伍。
多维防护,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安全管理条例》为行动指南,幼儿园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安全防控体系。在硬件设施建设上,配备高清监控系统实现全园无死角覆盖,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并与公安机关联网;对户外活动场地、游乐设施等实施定期检修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在制度建设层面,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建立食材采购溯源台账,落实食品48小时留样制度;厨房工作人员定期体检,规范穿戴工作装备。同时,每学期开展消防、防震、防拐骗等应急演练,并邀请法治副校长开展安全普法讲座,全方位提升师幼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守正创新,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幼儿园严格落实《学前教育法》关于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开发“扎染艺术”“趣味刺绣”“茶艺体验”“时令厨房”等特色课程,让幼儿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通过寓教于乐的课程设计,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技能的全面发展。
协同育人,凝聚家校社教育合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幼儿园积极搭建家校沟通平台,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充分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开设“家长法治课堂”,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升家长法治意识和教育能力。通过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幼儿成长保驾护航。
精准监督,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以《学前教育法》质量监督要求为准则,幼儿园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监督评估体系。成立园内质量监控小组,定期对办园条件、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卫生保健等工作开展全面检查评估,并及时反馈整改。同时,主动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和社会的多元监督,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公示栏等渠道,实时公开教师资质、收费标准、食谱安排等信息,持续提升办园透明度和公信力。
都匀市第二幼儿园的实践探索,为全市学前教育依法治园、科学保教提供了有益借鉴。市教育局将持续深化依法治教工作,推广优秀典型经验,引导全市幼儿园强化法治思维,创新实践路径,共同构建科学、优质的学前教育生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