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华灯初上,晚风轻拂,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镇太阳广场在落日余晖中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盛宴”。近日,水城法院环保法庭以“夜市”为载体,创新推出“法治清风润生态·夜市普法映绿心”主题活动,将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接地气的互动体验,为当地居民送上一场“有料、有趣、有温度”的法治文化大餐。
夜幕初临,广场一角已聚满纳凉群众。水城法院环保法庭庭长林峰化身“夜市首席讲解员”,手持话筒穿梭于人群中,以一口亲切的本地话开启“法治小课堂”。从垃圾分类到生态红线,从水污染防治到环保监督,林峰庭长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用发生在水城、玉舍的真实案例,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实用贴士”。
理论宣讲余温未散,广场中央的“法律知识幸运大转盘”已吸引男女老少排起长龙。转盘指针随欢呼声停下,问题直指环保热点:“废旧电池属于哪类垃圾?”“禁渔期捕鱼会面临什么处罚?”答对者不仅收获印有环保标语的帆布袋、小风扇等实用礼品,更在掌声中成为“法治宣传员”;答错者则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中“涨知识”,现场学法氛围热烈而温馨。
夜色渐浓,这场持续两小时的“法治夜市”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据统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3件,互动参与超80人次,送出普法礼品300余份。但比数据更珍贵的,是法律知识借着“夜市烟火气”真正走进了群众心田。
此次“普法夜市”是水城法院环保法庭探索“沉浸式”普法的又一次实践。未来,水城法院环保法庭还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把更多实用有趣的法律知识带到群众身边。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