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胡磊
近年来,随着贵州省全域旅游战略的深入推进,安顺市平坝区依托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600年屯堡文化,成为黔中旅游版图的重要地标。为保障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提升游客体验,平坝区公安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蓝本,立足主责主业,创新警务模式,以“警力护航、服务提质、执法增效”为核心,全力打造平安旅游环境,为“21℃避暑胜地”的文旅产业注入平安动能,书写新时代“景警融合”的生动实践新篇章。
问需问计,构建“警企联动”新格局
平坝公安以“向人民汇报”警民恳谈、“万警进万家”“大走访”等活动为契机,推出“一企七警”包保联系服务机制,深入景区、企业、商圈等,通过联席会、上门走访等形式,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已联合企业召开联席会议7场次,化解矛盾纠纷11起,化解率达100%,并为5000余名企业员工提供安全培训与法律咨询服务。
在柔性执法方面,平坝公安采取“告诫说理+限期整改”模式,对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替代处罚,既维护法律权威,又彰显执法温度。针对景区周边交通违法,交警大队通过“大喇叭+骑行警务”宣传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提升游客安全出行意识。
安全防范,织密景区“平安防护网”
为应对旅游旺季人流高峰,平坝公安在景区、交通枢纽增设巡逻岗,日均部署警力50余人次,开展“亮警灯、见警察”行动,确保游客“处处见警、时时安心”。今年以来,累计出动警力3620人次,开展安全检查1800余次,处置游客求助警情30余起,有效维护景区秩序。
同时,依托“天网”监控系统与“平安黔哨”视频网络,构建“24小时不眨眼”立体防控体系,并通过“安全体检”活动,指导企业完善安防机制,排查风险隐患。在寄递物流、观光车运营等领域,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安全检查,确保车辆、人员“零隐患”运营。
便民服务,擦亮“暖心警务”新品牌
为提升游客体验,平坝公安推行“窗口提质工程”与“处警提速工程”,优化身份证异地办理、车辆落户等行政审批流程,实现“一次告知、限时办结”。今年以来,已受理身份证办理5000余张、车驾管业务1500余件,在景区设立“流动服务点”,提供咨询、应急救援等即时帮助。
民警在高铁站、客车站等重点区域值守协助游客找回失物、调解纠纷,服务效率显著提升,获赞“暖心守护者”。
一警多能,赋能景警融合“生力军”
“民警既是治安防范的管理员,也是疏堵保畅的交通员,还是便民利民的服务员,做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争当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平坝区公安局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以平安景区为主线,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根本,倾力打造“全联动共治、全链条响应、全旅程服务、全通道管理”的“全域旅游警务”新模式,全力护航平坝区域旅游发展。
以“民警就是导游,队伍就是风景,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守护”为理念,将平安建设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不仅为游客筑起安全屏障,更以精细化服务擦亮城市名片。未来,平坝公安将持续深化“旅游警务”创新,为擦亮“瀑乡平安”金字招牌贡献更大力量。
从茶山到古镇,从露营基地到非遗工坊,平坝区公安局正以“安全防控零死角、服务响应零延迟、游客体验零投诉”的治理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用“警察蓝”守护“生态绿”,以“服务指数”提升游客“幸福指数”。实现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交出了一份景警相融、主客共享的平安答卷。在全力护航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征程上,平坝公安正以更温暖的姿态,续写着“人在景中走、警在身边守”的动人故事。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