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缅甸语警官”董桐:搭起240小时过境免签涉外服务“暖心桥”

2025-04-16 10:57:3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何征宇

“小董,又来了一个缅甸的游客,快来帮帮我。”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政务大厅公安综合窗口,时常能见到来自不同国家的面孔,其中缅甸访客占据了一定比例。语言不通,一度成为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的“拦路虎”,而董桐所掌握的缅甸语技能,改变了这一局面。

自2024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以来,各地出入境管理工作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而在盘州市,董桐凭借着一门流利的缅甸语,在不同文化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来盘旅游和居住的缅甸人送去温暖与帮助。

“你先不要着急,先把护照拿给我看一下。”当缅甸游客前来咨询旅游路线、签证延期等问题时,董桐能够用流利的缅甸语与他们交流,耐心倾听对方需求,详细解答疑问,从景点推荐到当地文化习俗介绍,事无巨细。对于在盘州市合法常住的境外人员,在办理居留许可等手续时,董桐的语言优势也让整个流程变得顺畅许多。她能准确传达政策要求,指导他们准备各类材料,确保手续合法合规办理。

在众多受助者中,来自缅甸掸邦南部的杨世蕊便是典型一例。杨世蕊来华结婚已有十年,一直和丈夫在盘州安稳生活。然而,每年都需前往办理签证的流程,让她深感困扰。得知这一情况后,董桐主动上门走访,她用亲切的缅甸语与杨世蕊交流,耐心询问杨世蕊家庭近期是否有困难,生活上有无不便之处。在交流中,董桐得知杨世蕊丈夫近期工作繁忙,家中事务需要自己操持,确实抽不出太多时间去办理签证。

“不用着急,我这边帮您看一下。”董桐一边安抚杨世蕊,一边详细梳理签证办理流程,告知她哪些材料可提前准备,哪些环节能简化办理,从婚姻证明的补充细节,到出入境记录的整理要求,都解释得极为清楚。“多亏董警官的帮助,不然我在异国他乡真不知道怎么办了。”在理顺了签证办理思路之后,杨世蕊对董桐满是感激,直言她的帮助让自己在中国的生活更加安心、踏实。

除了直接服务缅甸访客,董桐还肩负着指导宾馆、酒店做好过境免签境外游客住宿登记事宜的重任。她定期走访市内各大宾馆、酒店,与工作人员沟通,详细讲解登记流程与注意事项。从如何识别外籍游客的证件信息,到在系统中准确录入相关资料,董桐都手把手指导。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董桐会定期走访社区,了解合法常住的境外人在盘州的生活状况,宣传中国法律法规,提醒他们遵守中国的各项规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也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奠定了基础。

“我们盘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宾馆、酒店做好过境免签境外游客到盘州旅游时的住宿登记事宜,保障境外游客的合法权益,同时对盘州市辖区合法常住的境外人员做好身份信息管理与走访工作,我也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的所学专业运用到实际的外管工作上来。”盘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董桐说。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让更多外国人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董桐以对工作的热忱,对服务对象的关怀,用缅甸语书写着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暖心篇章,展现了盘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的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为六盘水市的国际化发展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