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石波
为深入贯彻贵州省毕节市委明确的“六个三”重点工作思路、贵州省毕节市检察院党组确定的“八项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以及贵州省黔西市委提出的“六大攻坚行动”,黔西市人民检察院与时俱进,精准将检察工作融入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聚焦乌江源百里画廊生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力为其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提供高质效的检察服务。
乌江源百里画廊作为乌江支流的生态瑰宝,位于黔西市与清镇市交界,其北岸的化屋村更是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苗族文化底蕴深厚。黔西市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各检察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将服务保障乌江源百里画廊视为践行政治责任的重要体现,致力于以高质量检察工作助力其保护与开发,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及旅游持续发展。
据了解,刑事检察部门将罚治犯罪与化解矛盾并举,依法惩治非法采矿、滥伐林木、非法捕捞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以及发生在“乌畔”社区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对景区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并通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认罪认罚制度、公开听证、以案释法等方式,做好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工作。
同时,还将通过办案分析开展法治宣传,延伸社会治理触角;未成年人检察部门以“水西护未队”结合分级干预机制筑牢未成年人法治保护屏障,构建“校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保护网格,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保护其合法权益,抓实“护苗”工作。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积极落实“两山”理念,通过与织金、清镇、修文三地检察机关协作,执行相关协作意见与管理办法,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做好生态环境预防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开展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落实“谁破坏、谁修复”理念,守护公共利益,助力“乌畔”治理创新;民事检察部门依托“化屋检察官工作站”为弱势群体维权提供帮助,指导民族产业依法维权,做实支持特殊群体维权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行政检察部门则选派检察官担任化屋村法治副主任,助力社区依法行政,参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控告申诉检察部门通过夯实司法救助工作,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助力“乌畔”平安建设;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矫正流程,强化教育帮扶;综合业务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调研小组,深入开展关于乌江源百里画廊的调查研究,撰写经验总结材料并上报推广;政治部负责讲好服务“乌畔”的检察故事,传递检察声音;办公室全力做好检察服务乌江源百里画廊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黔西市人民检察院从初步调研部署推进到成效巩固与提升,最后经验提炼与总结,逐步实现依法履行检察职能,为乌江源百里画廊的保护与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助力推动法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的综合治理目标,不仅拉近人民群众与检察机关的距离,助力“乌畔”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和社会和谐,更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底色与“业兴、人和、村美、文盛”的社会发展带来新发展格局。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