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金泫杙
长江上游具有丰富的鱼类种质资源,是我国淡水鱼类种类分布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区域。为深入了解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星关段)鱼类种质资源情况,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星关段)开展春季监测,此次监测共发现鱼类20种,其中保护鱼类2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6种,对比往年监测情况,保护及珍稀特有鱼类数量上升,生态保护效果提升。
据了解,2024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星关段)还开展了鱼类栖息地修护,通过投放2000平方米的人工鱼礁,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为保护珍稀特有鱼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繁衍环境。
2025年,为保护长江上游独特的水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更好地推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七星关区林业局将持续压实自身责任,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协同开展日常监管和巡护,强化禁渔护渔等宣传工作,全力抓好保护区各项工作。
碧水长流、鱼翔浅底的美好画卷,需要法治利剑与全民之手的共同绘就。下一步,七星关区林业局将持续深化“执法严、宣传活、参与广”的生态治理模式,坚决守护水域生态安全,为建设美丽贵州贡献力量。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