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通讯员 罗春菊
近日,贵州省黔南州公安局召开“向人民报告 请人民评议”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州公安工作情况。黔南州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开展“万警进万家”活动,加强“多所联动”机制建设,建成“民调入所、律师进所”派出所75个,推动多方力量开展调处,全州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案事件保持零发生。
截至今年11月,全州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30.25%,电信网络诈骗同比下降35.97%,预后被骗率连续9个月零发生,现行命案、性侵、两抢、交通肇事逃逸四类案件实现全破。人民群众安全感、对公安机关满意度分别达99.22%、97.87%,全省排名第一位。
黔南州公安局制定出台护航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3条措施,完善推广警企联系、挂牌服务等机制做法,深入开展严打经济犯罪、涉企犯罪专项行动,侦破经济金融领域案件73起,及时挽损5460万元,确保投资环境更安心、企业发展更顺心。在全省率先推广驾驶证照片“一拍共享、一照通用”,为群众节省费用200余万元,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深化城镇落户限制“零门槛”和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今年以来乡村人口转城镇人口数3197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达37.03%。
扎实开展“昆仑”“十年禁渔”等专项行动,构建“黔桂渝”跨区域生态警务协作机制,深入开展森林防护和火案侦破工作,侦破“食药环”领域案件216起,牢牢守住该州优良生态这个厚重底色。深化公安110与政务12345融合联动机制,协同完成国家第八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全州公安派出所和社区警力数分别提升至44.9%、42.07%。坚持党政主导、公安主力、群众主角,组建社区警务团队546个,推动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因地制宜打造“天眼警务”“旅游警务”“工地警务”等12个县域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更好守护和服务“国之重器”、千亿级磷化工园区等黔南“名片”。
一年来,黔南州公安机关广大公安民(辅)警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主动担当、冲锋在前、战斗在前,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全州公安89个集体、861名个人立功受奖。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