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通讯员 邹妙妙
非法加工烟叶,看似是一条能够快速积累财富的捷径,实则是一条步入法律严惩、丧失自由的危途。近日,经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对施某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施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依法上缴违法所得。
据了解,2023年夏天,施某结识张某某,在张某某的介绍下施某萌生出收购烤烟并加工成烟丝售卖牟利的想法,并在网络平台购买一台切丝机、一台炒丝机及其他加工烟丝使用的工具后,开始从织金县内各乡镇的烟农处低价收购烤烟,租用农户房屋囤放烤烟,将收购的烤烟运给农户后,以1至2元不等的价格聘用在家的老年人撕烟筋。施某将撕好的烟叶加工成烟丝成品后,再将烟草制品拉到深圳售卖,销售价格共计511000元。
期间,施某通过朋友认识纳雍县一乡镇烤烟种植户吴某某(另案处理),施某将一台切丝机卖给吴某某,并教其将烤烟加工成烟叶及烟丝,承诺以至少2万元一吨的价格收购吴某某的烟丝。
吴某某还未将加工好的烟丝售卖,就被纳雍县烟草专卖局联合纳雍县公安局查获。经鉴定,吴某某加工生产的5150千克烟丝价值人民币321962元,未包装的1420千克烟丝价值人民币88774元,未加工的952千克烟叶价值人民币56682元。
2024年1月,公安机关在织金县将施某抓获。同年2月,公安机关在施某租来存放烟叶的房子内查获烟叶510公斤,经鉴定,该510公斤烟叶价值人民币34571元。
纳雍县检察院审查认为,施某违反国家烟草专卖管理法律法规,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批发许可证、零售许可证等证件,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涉嫌非法经营罪,依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法院审理后采纳了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作出上述判决。
检察官说法:烟草是国家特种经营产品,买卖烟草需要有烟草专卖许可证,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能在未获得烟草许可证的情况下违规经营销售烟草,违反后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本案中,施某未获得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最终被判处刑罚。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