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通讯员 黎仕煜
今年以来,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司法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通过普法宣传做优源头预防、分类施策做强多元化解、突出重点做好集中攻坚,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初始、萌芽状态,以矛盾纠纷高效治理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普法宣传成效,强化源头预防作用,观山湖区聚焦“为谁普法”点对点精准发力,将流动人员、未成年人、矛盾纠纷涉及群体等作为重点对象,针对性开展普法;聚焦“靠谁普法”手拉手凝聚合力,把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五大员”作为普法主力军,将群众中的致富带头人、能干的妇女、乡贤和寨老、遇事敢出头的年轻人以及红白理事会牵头人培养成“法律明白人”,努力壮大普法队伍,凝聚普法合力;聚焦“如何普法”心连心挖掘潜力,针对群众“有理说不清,有理讲不赢”现象,全面梳理举证方式、内容、程序,以现场普法、入户说法、以案释法等方式,深入开展举证式普法。
同时,观山湖区通过普通案件“及时调”、复杂案件“联动调”、行业案件“专业调”等举措,扎实做好分类施策,做强多元化解。全面加强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观山湖区已建立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172个,充分发挥联动调解的综合优势,积极整合司法行政、综治中心、平安法治办、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力量,人民调解员、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共同发力。对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指导成立民商事、劳动纠纷、商会、物业等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32个,将行业性专业性比较强的案件交由“专家门诊”调解,确保精准、专业。同时,搭建老法官调解工作室,对辖区涉法涉诉纠纷进行专业调解。
观山湖区作为诉调对接先行先试区之一,积极搭建诉调对接平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组织——贵州省法学会应用法学研究会成立观山湖区民商事案件人民调解中心。观山湖区先试先行推出“诉前调解+赋强公证”金融纠纷化解模式,指导成立6家金融类纠纷调解中心,通过受理法院诉前委派调解和金融机构委托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推送法院进行司法确认或公证赋强调解协议,增强调解协议执行力,为金融机构降低维权成本。
据悉,观山湖区10个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驻公安派出所调解工作室,择优选取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律师进所联合开展纠纷调解,在全市率先实现警调衔接全覆盖。将治安调解的“刚性”与人民调解的“柔性”相结合,实现了派出所、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在调解民间纠纷上的优势互补,确保矛盾纠纷出警即推送、接警即管控、调解即处置,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动能。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