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通讯员 罗瑞杰
艰难险阻,向来无法阻挡勇者前进的步伐。刘衢龙,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1991年,自贵州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现年52岁,拥有32年的从警经历,在其公安职业生涯中,他历任派出所民警、副所长、教导员直至刑侦大队重案中队资深侦查员。
刚参加工作的刘衢龙勤奋好学,利用空闲时间向书本学、向经验丰富的老民警学习。从每一起警情办理开始,都细心观察、虚心学习,做好笔记,不懂就问、不会就练,并积极与老民警、老领导请教、多交流、多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衢龙无论是在服务群众、打击罪犯等工作开展得心应手。
刘衢龙始终认真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群众利益,在工作中时刻关注社会民生案件,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2011年,刘衢龙时任纳雍乡派出所教导员,成功破获“赵某兰团伙诈骗”等十余起诈骗案,对各类违法犯罪进行了高压态势打击,社会治安环境逐渐好转,为群众挽回现金数万元,获得群众一致好评。赵某兰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其他犯罪同伙分别判处有期徒刑8至10年。
自2013年从事刑侦工作以来,刘衢龙带领队友“打现行、破命案、抓劫匪、擒罪犯”,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感人故事,切实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在案件侦办中,刘衢龙从案件受理到调查取证、法律运用等各个环节,他都始终做到对案情的认真分析研判、详细制定侦查方案、措施,科学合理部署警力开展案件侦查和抓捕工作。做到对每起案件严格把关,避免因现场勘查不细、痕迹物证提取不到位或不规范行为等导致证据缺失的情况发生,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够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运用法律得当。
2018年刘衢龙参与侦办发生在城区“8.29”危害公共安全特大案件,当时没在案发时现场找到相关视频,为了查找相关视频证据,刘衢龙和队友经过20多天时间挨家挨户走访排查终于找到了案发时的相应视频。最终,案件证据确凿、成功破获,整个案件卷宗有1米多高。
“一辈子就干好破案这一件事”,刘衢龙把侦查破案当作毕生的追求。自从警以来,他一直在用实践行动践行着自己对公安事业的承诺,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疑难案件永不言弃,在工作岗位上体会着“人民警察”四个字的分量。
此外,为有效遏制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导致的案件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民转刑、刑转命”等个人极端暴力案件的发生。刘衢龙紧密围绕“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以访问民情、解决民忧、化解民怨、缓解民困、温暖民心为工作目标,深入其负责的辖区进行走访排查,化解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山林水土、欠薪等各类矛盾纠纷。
同时,刘衢龙积极带领队员深入辖区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和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的宣传,组织矛盾纠纷当事人从法律、道理、情感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耐心调解,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急迫、困难、忧愁、期盼等问题,其工作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与辖区人民群众共同构筑了安全屏障,架起了警民之间的“连心桥”。
刑警故事仍在书写,像刘衢龙这样的警察还有很多。他们是正义的守护者,是穿梭于城市上空,随时准备迅速行动捕捉“硕鼠”的英勇之鹰。他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一次次临危受命,一次次主动担当,一次次拼尽全力,一次次不辱使命,谱写着忠诚无悔、勇担使命的动人乐章。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