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先后在灯塔街道矮屯社区、灯塔街道白岩溪社区以及滑石乡老麻塘村成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把“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建设作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搭建“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实践平台,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为基层乡村提供高效、精准、规范的法律服务发挥着积极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法律素养。按照“政治素质高、法律意识强、群众基础好”的标准,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审核等程序,选拔出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服务群众能力的优秀“法律明白人”进驻“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办公。定期组织“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人员参加集中培训和线上学习,内容涵盖宪法、民法典、土地承包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制定“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考核办法,对其学习培训情况、工作开展情况、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进行表彰奖励,对不称职的及时调整,保持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
强化实体运行,完善功能配备。本着方便群众、就近提供法律服务的原则,“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选择建在村(居)委会所在地,确保群众看得见、找得到、用得着,群众在遇到法律疑难问题时能够及时便捷地寻求到法律服务。在功能设置方面,工作室达到“五个一”全配备,即:一支队伍(由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联合进驻办公)、一个固定办公场所、一套制度(各项制度规范上墙)、一个培训基地、一个调解室。在做到“标识、标牌”齐全的基础上,“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主要职责、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各项制度全部上墙,购置了办公桌椅等工作必需品。内设“法律明白人”培训基地,定期组织法律顾问和普法讲师为“法律明白人”授课,讲解法律法规知识和矛盾纠纷化解技巧等内容,全方位提升“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综合素养和为民服务能力。
“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积极发挥“四大员”作用,释放服务效能。
发挥“宣传员”作用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白岩溪社区“法律明白人”陈文制作了精美的法律宣传手册,内容涵盖了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社区活动中心、小区门口等地方发放。他还组织了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方式让居民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此外,他利用社区微信群,定期推送法律知识文章和案例分析,及时解答居民在群里提出的法律问题,使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便捷地学习法律知识,增强了居民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持续开展“零距离”普法活动,“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走村入户,面对面向村民普及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法律知识进入千家万户,根植村民心中。
发挥“调解员”作用
在矮屯社区,白某某与丈夫付某某闹离婚,夫妻二人因感情心生嫌隙引发家庭矛盾进而激烈争吵,随时有发生冲突打架的风险。“法律明白人”陈海燕得知后,第一时间主动介入调解,先向他们的女儿了解情况,再分别与夫妻二人单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各自的想法和诉求。白某某认为丈夫付某某整天猜忌自己,对自己基本没有信任,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丈夫付某某则觉得自己每天在外面上班特别累,回到家还老是听到一些闲言碎语,整得自己心力交瘁。陈海燕从家庭和睦的角度出发,积极劝说夫妻二人要珍惜当下的家庭,不能因为一些闲言碎语而走上离婚的道路,同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向夫妻二人分享了一些离婚家庭的真实案例,案例中的小孩因家庭破裂缺少母爱或者父爱导致在成长的过程中走上了歧途。经过陈海燕的以案释法及多次调解,夫妻二人之间的猜忌与隔阂没有了,两人的感情也比之前更加稳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运用法律知识及案例积极开展纠纷化解工作,该起婚姻纠纷最终依法成功化解,切实做到了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街道)”,依法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发挥“信息员”作用
在白岩溪社区,“法律明白人”任廷武经常与群众交流沟通。他发现群众对婚姻家庭、物权、侵权责任等方面的法律知识非常感兴趣,但缺乏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培训。任廷武将群众的这一需求信息整理汇总后,上报给了当地的司法所。司法所根据任廷武提供的信息,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方案,组织律师到社区开展专题讲座和法律咨询活动。在活动中,律师通过案例分析、现场答疑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为群众讲解了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物权、侵权责任的内容。群众积极参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任廷武通过发挥信息员的作用,为群众提供了实用的法律知识服务,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作为最熟悉邻里乡亲的“法律明白人”,采用聊天、拉家常的方式活跃在群众身边,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声音,收集社情民意,对于自己能够给予解答的及时处理,对于需要上报的及时上报。
发挥“引导员”作用
在滑石乡老麻塘村,村民沈某佑把粮田改造成鱼塘,从而影响沈某康的粮田排水,沈某康对此毫无办法。老麻塘村“法律明白人”沈进、沈昌杰得知此事后就主动到沈某康家中为其宣传相关国家政策并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的相关内容,引导沈某康依法、理性维权。村民沈某康听到两位“法律明白人”的讲解,顿时茅塞顿开,才知道村民沈某佑的行为已经触及法律所保障的自身权益,所以立马联系村干部与村组长,请他们出面为自己维权。后经调解,村民沈某佑承诺在农历2025年2月前修通一条不少于30公分的排水沟(宽度不少于30公分)修通排水沟,以后出现围墙垮塌堵塞,就由沈某康自行处理。这件事让当事人双方与其他知情村民也意识到了学习与了解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通过宣传国家政策、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等方式,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的生活方式,为法治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今年以来,碧江区各“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共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50余次,排查矛盾纠纷220余起,调解矛盾纠纷220余起。
小小“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连接的是群众的急难愁盼,牵动的是群众的幸福指数。碧江区司法局将充分依托“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深入群众点对点联系、面对面服务,真正打通法治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让“法律明白人”作用更加凸显,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