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通讯员 龚敏
为积极响应国家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贵州省于近日印发通知,将“取卵术”等12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自2024年12月10日起执行。
据了解,医保支付范围包含了“取卵术”等12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其中,“取卵术”等4个项目按照普通诊疗项目管理,不设个人先行自付比例;“胚胎培养”等8个项目按照特殊诊疗项目管理。项目所标注价格为医保基金最高支付标准,低于最高支付标准的,按实际价格进行医保结算。
并且,参保人员享受报销待遇,在经贵州省卫生健康部门批准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定点医疗机构,实施辅助生殖的门诊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不设起付标准,基本医保报销比例为职工70%、居民50%,使用特殊诊疗项目的,个人先行自付比例为10%。纳入医保支付的项目,每个项目限2次/人,支付金额不挤占普通门诊统筹额度,计入参保人员住院年度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费用,不纳入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医疗救助对象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医疗救助待遇。省内异地就医开展辅助生殖的,和本统筹区就医报销比例一致。跨省异地开展辅助生殖的参保患者,其产生的医药费用暂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此外,通知还明确,新增“辅助生殖门诊”医疗类别,参保人员在省内相关医疗机构发生的辅助生殖费用在本医疗类别单独结算、清算。定点医疗机构治疗不孕不育(含辅助生殖类治疗)使用的其他诊疗项目及药品、耗材继续按现行政策执行。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长图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