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阳中院知识产权审判服务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11-29 17:04:1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11月29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审判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贵阳中院副院长、贵阳知识产权法庭庭长陈东通报贵阳中院知识产权审判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情况,贵阳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叶黔山发布3个典型案例。发布会由贵阳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彭攀主持。

近年来,贵阳市两级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支撑和服务贵阳贵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11月,全市法院受理数字经济相关知识产权案件1014件、审结821件,结案标的额1.52亿元。1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1名法官入选贵州省数据知识产权专家库;1名法官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评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一是成立贵阳知识产权法庭赋能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发展。经最高人民法院、贵州省委编办批复,贵阳知识产权法庭于2024年7月28日在贵阳贵安揭牌成立,集中管辖发生在贵州省辖区内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的权属、侵权纠纷以及垄断纠纷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以及发生在贵州省贵阳市辖区内除依法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之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二是探索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举措。制定下发《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服务保障贵阳贵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为重点,研究出台18项服务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举措,在数据权属及流通、数字经济创新成果、数字文化繁荣发展、数字商业秘密和商业标识保护、数字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持续发力,贡献司法力量。

三是完善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集中管辖与非集中管辖法院之间的联动机制,在南明区设立“大数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白云区设立“白云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强化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协同,与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常态联络、多元解纷、线索移交、共建互享和普法宣传“五机制”。深化与贵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动。与省知识产权局合作共建数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践基地。

四是积极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法治环境。加强数据权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保护合法获取、持有、使用数据的权益,合理认定重要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审理涉计算机软件等案件305件,结案标的额1.04亿元。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引领作用,支持发展新型文化企业、业态和消费模式,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商业秘密、商业标识保护,积极利用数字媒介渠道开展宣传,营造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氛围。

五是依法维护数字经济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审判机制作用,规范市场主体经营活动。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垄断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司法规制,准确定性利用数据、算法、平台规则等对其他经营者不当设置竞争障碍的行为,依法惩治网络虚假宣传、“刷单”等不诚信竞争,以及利用技术手段妨碍、破坏他人网络产品正常运行的行为。依法惩治数字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审理涉及网络游戏、电子书籍、商业标识等利用网络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8件70人,发挥刑罚惩治和震慑功能,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六是着力提升数字经济领域专业审判能力。建立“知筑讲堂”常态化学习研讨机制,培育数字专业审判人才。强化数字赋能,深入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和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知识产权案件电子送达率99.19%、电子卷宗归档率超95%。优化精审、快审、速裁模式,审限内结案率超过91.5%。强化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重大疑难和前沿问题研究。不断健全以技术调查官制度为基础,技术咨询专家、技术鉴定人员和专业型人民陪审员参与诉讼的多元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增强涉及新业态数字技术事实认定的中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提高司法公信力。

下一步,贵阳市两级法院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市委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引领、依法合理保护,坚持规范有序、促进公平竞争,坚持协同联动、守住安全底线,以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支撑和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发布会上,贵阳市政协委员还从进一步加强数据权益保护、加大对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法治宣传力度等方面对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发布会现场.jpg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