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通讯员 周曼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司法局金钟司法所积极探索“普法+”模式,实现多元化、精准化普法,有效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普法+儿歌”开展趣味普法
针对儿童群体,金钟司法所创新性地引入儿歌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易懂的歌词中,配以简单的手势舞,创作了《法律是个好武器》《毒品是个害人精》《法律法规记心间》等10余首法治儿歌,深受学生喜爱。孩子们在学会法治儿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治教育,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进一步增强法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普法+微信群”做实线上普法
借助微信群的便捷性,金钟司法所建立了多个微信工作群,定期推送法律条文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线上学习平台。同时,司法所工作人员针对微信群里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及时解答,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2023年以来,金钟司法所通过微信工作群转发普法案例及短视频近1万条,覆盖2万余名群众。
“普法+群众会”推进贴心普法
金钟司法所通过召开群众会议与村民面对面交流。针对村民关心的法律问题,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解答,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这一举措使法治宣传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增强了法治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2023年以来,金钟司法所召开25次院坝会议,发放5000余份宣传资料,现场解答100余人法律咨询。
“普法+人民调解”助推以法促调
在人民调解工作中,金钟司法所坚持“谁调解、谁普法”的原则,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通过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协助申请法律援助等措施,切实帮助当事人解决矛盾纠纷,实现了以法促调、以调促宣的良好效果。2023年以来,通过“普法+人民调解”,成功化解疑难案件130余起。
“普法+社区矫正”实现以法育人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金钟司法所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通过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个别教育和集中教育等方式,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认清过错、明确身份、顺利回归社会,进一步促进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改造和转化。
参与普法宣传,共建法治社会。下一步,威宁县司法局将继续以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防范能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