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贵州省福泉市政法系统各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企业法治需求,紧紧围绕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主体、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严厉打击经济违法犯罪、公正办理经济纠纷案件、提供便捷实惠服务措施、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以企业司法需求为导向,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画好暖企护企“同心圆”,以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商,靠前服务纾困解难
今年5月,黔南州首家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在福泉市挂牌成立,这是福泉法院为实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而搭建的平台,面对面解决企业“硬”问题。
中心设立综合事务、执行接待、营商环境、执前调解和两个执行立案窗口……这里涵盖了民生案件、营商环境案件、金融案件三个绿色通道,囊括业务分流、电子送达、案件咨询、案款收退、企业信用修复、委托事项、执行信访、司法救助、破产申请、恢复执行、执前调解、执行立案近二十项业务,同时设立了营商案件接待室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办公室,放置司法服务宣传资料架,旨在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便捷化、高质量”的执行和营商环境服务,让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助推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近年来,福泉公安实行“一站式”服务,为项目职工办理户籍、身份证、出入境、居住证、车驾管等业务。同时,工地警务室民警广泛搜集企业职工意见建议和问题困难,联系小学、幼儿园,解决了很多外地职工子女入学问题。
在福泉市牛场双龙工业园区工地警务室里一面面锦旗格外醒目。工地警务室驻点办公民警王成义告诉记者,将警务室建在工地上,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工地警务室”是福泉市公安局不断创新改革服务举措的有效成果。自2023年开始,福泉市公安局迭代升级“工地警务室”,探索“警务室+网格”运行模式,科学规划工业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周边警务布局,在全市创建6个“工地警务室”,覆盖全市1个国家级和13个省级重大建设项目,实行驻点办公、跟踪服务,实现矛盾纠纷快处、企业案件快侦、侵企犯罪快打。
护商,柔性执法彰显温度
近期,福泉法院成功化解了一起因买卖合同引发的涉企债务纠纷,促使两个处在困境的企业握手言和,共话发展。
原告贵州某生物科技公司与被告贵州某科技有限公司之间存在一起涉及购买饲料的欠款纠纷,经双方结算后,被告累计欠原告货款达五百三十余万元。经了解,被告公司因受到疫情、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而原告自身也处于经营困境。
“该案不能一判了之,即使判决后原告胜诉,但被告一时无可供执行财产,最终原告权益也无法得到兑现,被告公司却可能因信誉受损影响其今后的经营,陷入恶性循环。”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意见:被告公司先偿还原告公司部分货款,余款分期分批还清,法院根据双方的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惠商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是否每次交易都与对方签署书面合同?”“与员工签署的劳动合同是否经过了法律专业人员的审核?”
福泉市司法局通过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及法律现状问卷调查,精准对接民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查找、梳理内部管理、生产经营、劳动用工、纠纷化解、保险缴纳、拖欠账款、环保安全等领域需要注意防范的法律风险,并深入分析症结原因。
近年来,福泉市建立起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以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让企业安心谋生产、求发展。同时,围绕服务千亿级产业舰队发展,福泉市还成立了民营经济商事纠纷、金融纠纷2个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成贵州裕能、湖南商会等调解组织63个;并建立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级(星级)人民调解员机制,评定三星级调解员21名,四星级调解员2名。目前,福泉实行县级领导包保项目“四包”责任制,并选派了46名企业特派员驻企服务,推动有效市场与政府更好结合,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措施在黔南州进行推广。
此外,福泉市公安局不断健全完善派出所、工地警务室、企业安全员“三位一体”巡控体系,指导凤山水库、裕能、胜威、誉福隆、盛屯等企业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整合园区安保力量组建7支护园队,对项目驻地及周边开展常态化“叠加式”巡逻防控。
下一步,福泉市政法系统各单位将进一步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要求,立足职能职责,平等公正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通讯员 冯薇)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