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毕节:让医改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2024-09-10 17:02:0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提升服务为重点,围绕坚持党的领导把方向、改革创新把关键、提升服务把重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资源供给,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毕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进基层医疗水平提质升级……一项项医改措施落地落实,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说实话,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的。刚开始,我觉得治好的可能性不大,当听到医生说使用‘机器人’给我手术时,我更不敢相信在家乡就能开展这样的手术。没想到,手术十分成功,13天我就出院回家了。”今年3月,市民张某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通过机器人手术解除病痛。

为张某操控机器人手术的医生名为金巍巍,是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副主任,也是第二批派驻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的专家之一。来到毕节后,金巍巍将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嫁接”至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胃肠外科团队。

作为贵州全省唯一的市(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2023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正式获批,截至目前,已开展西南地区首例医疗技术4项、全省首例医疗技术7项、全市首例医疗技术55项,引进新技术、新项目242项,填补了多项区域医疗技术空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再次认证,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7月1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金海湖院区一期门诊正式开诊。

该院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门(急)诊楼、医技楼、妇幼楼、住院楼等“一廊相连”,一应俱全;规划床位1960张,一期开放床位1000张;进驻专家全部坐诊,引进全飞秒激光系统等先进设备……

“我们目前采购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病房设置等均按照浙江省人民医 院同质化发展标准建设,金海湖院区将作为医院的主阵地,力争成为西南区域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医院,让毕节当地及周边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舒适和专业的诊疗体验。”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骏说。

走进七星关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产科家化病房,客厅内沙发、冰箱、投影仪、食品操作台等一应俱全;卧室除了配备产妇床,还有家属陪护床、婴儿车、衣柜等;独立卫生间有马桶、洗婴盆、皮质操作台,充满了家庭般的温暖气息。

“以前,产妇和家属经常打电话问有没有家化病房,现在,大家经常问家化病房有没有档期。”该院产科护理负责人李宇说,目前家化病房深受广大产妇和家属青睐。

七星关区建立中医妇幼集团医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集团化办医改革工作的大胆尝试。

2023年11月,七星关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正式挂牌“北京同仁堂医养产业投资集团合作共建医院”,同仁堂选派1名管理人才到医院任院长,3名专家常驻医院,在人才、技术和智力上给医院提供有力支撑,开启了国企老字号与公立医院合作共建的新模式。

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集团化办医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盘活医疗卫生闲置资源,更提升了整体服务能力。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也是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举措。

2023年,贵州省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医疗卫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之一,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2024年3月,毕节市起草《关于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卫生院均纳入医共体建设。

2022年,赫章县河镇乡卫生院被指定为赫章县首家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单位,与赫章县人民医院结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自此,河镇乡卫生院引进专家、配优设备、建强科室,从前做不了的检查,现在有了多种诊疗方案,从前没开展过的小手术,现在已没有难度。

“有些病人选择出乡镇就医,也是对当地卫生院不满意。推行县域医共体建设后,这种情况得到根本改变。”金沙县桂花乡卫生院负责人说,今年,该院接诊量突破3万人次,医疗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让该乡卫生院实现蝶变。

2023年,通过医共体建设,七星关区麻园街道卫生院在门诊量、住院人次、业务收入等方面跃居该区第一。

民生福祉,健康为大。下一步,毕节市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扎实推进健康惠民工程,逐步形成分级诊疗、合理诊治、有序就医新格局,让医改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七星关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导诊台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