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四川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版权协会、四川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电子信息网络、高新技术与先进材料)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市场监管部门、司法系统、高校等知识产权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经济、数据要素等前沿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痛点与挑战展开深度交流,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生态优化分享“四川经验”。会上还发布了《互联网平台知识产权诉讼报告(2025):态势演进》(下称《报告》)并举行了专家聘书颁发仪式。
(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现场)
共享“四川经验” 打造西南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从网络购物到在线服务,从名誉权侵权到UGC作品侵权,互联网纠纷不断涌现。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辉表示,四川正在加快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更优环境。未来,四川将进一步强化跨部门协同、深化产学研合作,以知识产权保护的“硬支撑”护航新质生产力的“软实力”,助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西部样本”。
针对AI时代知识产权平台责任的边界与治理创新,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原庭长杨丽、四川自贸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谢慧阳,对人工智能技术中立边界演化、平台责任限度与生态治理进行探讨,提出不能单纯以“避风港”规则来规避平台责任,建议探索“技术+规则”协同治理的创新路径等角度进行分享,为平衡技术创新激励与权利人保护提供新思路。
直播电商、社交平台等新业态的兴起,催生了“流量劫持”“数据爬取”等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互联网审判庭副庭长何定洁、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处副处长伍祺结合司法实践与监管案例,探讨新法下监管范式转型与司法规制协同的实施路径,为数字时代公平竞争秩序的构建建言献策。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确权难、流通阻、合规风险高等问题制约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部负责人王鑫、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小洵博士,就数据要素的知识产权确权、高效流通与合规规则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
核心《报告》揭示互联网平台诉讼三大趋势
《报告》由四川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版权协会联合发布,其基于天眼查、企查查公开数据,深度剖析了十家头部互联网平台企业涉及民事诉讼的特点与趋势,以期为探索数字经济发展规则和平台治理边界提供参考。报告揭示了互联网平台诉讼呈现出三个趋势:
1.案件量下降趋势明显:报告选取的十家头部企业诉讼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与全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下降趋势一致。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449923件,比2023年下降2.65%,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二审案件30486件,比2023年下降18.08%。民商事案件上诉率同比下降,申诉申请再审率同比下降,调解率同比增长。
(《互联网平台知识产权诉讼报告(2025):态势演进》)
2.案件类型高度集中:作为诉讼主体的案件集中于知识产权领域,侵害商标权纠纷、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这三大类型案件在各主体的纠纷案件中占比均较高,占比相加的值均高于50%。
(各主体所涉纠纷占比情况)
3.呈现高和解撤诉、中胜诉、低败诉态势:十家企业相关民事案件胜诉率在20%~40%左右,“其他和撤诉类别”的纠纷占比均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占比为54.54%。具体而言,微博平台以75.64%最高;OPPO以75.04%的占比紧随其后;拼多多与阿里的该项占比分别为63.48%和55.73%;腾讯、网易及字节三家企业依次为53.94%、52.98%和50.47%。整体呈现,各主体胜诉率整体平均且未达高位,败诉率普遍低位运行,和解撤诉率则显著提升。
(根据企查查专业版数据统计,各主体诉讼结果分布对比情况)
《报告》强调,司法裁判标准统一、知识产权制度保障、深化企业合规建设、完善多元解纷机制、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共同塑造了这一态势,彰显司法公正与商业文明的深度契合,为数字经济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从源头预防 多元解纷显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推广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经验和案例,从源头预防、在线调解、多元化解、一站式解纷等多个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四川法院通过该机制2024年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撤率达68.47%。这种分层化解纠纷的模式,通过调解程序实现纠纷的集约化处理,极大地提升了纠纷化解的效率。
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电子信息网络、高新技术与先进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刘一宏表示,《报告》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性数据统计和多维度剖析也为企业提供了高参考价值的行动指南。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原庭长杨丽高度肯定《报告》精准揭示数字经济下互联网平台知识产权诉讼案件量递减、管辖集中化及高调解撤诉率三大趋势特征,印证治理效能提升与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成效,并为企业合规管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背景下的平台规范运营提供合规指南。
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谢慧阳表示,《报告》立足四川辐射全国的互联网平台知识产权诉讼分析框架,为司法实践与学术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证依据,对政府政策制定、企业合规管理及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小洵表示,《报告》通过规范化的数据溯源与结构化分析方法,系统呈现了互联网平台知识产权发展的核心态势。
与会专家认为通过法律大数据分析这些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借鉴这些企业在平台治理与诉讼案件方面的经验,可以为四川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