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构建新时代律师事务所管理研究生课程体系”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副所长董林涛主持。
会议旨在通过学界与业界的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设计并执行一套完善的律所管理研究生课程体系,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律师事务所管理人才,积极支持中国法治建设和法律服务行业的持续发展。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知名律所和法律服务机构的五十余位理论和实务专家参加并作深入交流。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姚国建在致辞中介绍了法学院的专业设置和研究生培养特点,强调法律职业伦理专业是法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法学教育应当注重实践性,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并打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引进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加强法学教育与法治实际工作者的交流。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所长王进喜教授表示,“提升律师事务所管理能力是激发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进喜认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律师事务所有不同的管理需求,而目前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距离,我们迫切需要总结实践的需求和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基于此,他呼吁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学科理论,以支持中国律师行业的发展。
“律师事务所管理”研究生课程实务教课教师的聘任仪式在会上举行。姚国建和王进喜为新聘任的23位实务授课教师颁发了聘书。聘任仪式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晓飞主持。
主旨发言环节围绕议题“律师事务所管理体制、模式与发展趋势”进行,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副所长白冰主持。北京众垒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李磊通过分析纪录片《律途十字路》内容与传播效果,强调新媒体在律师事务所品牌建设和行业信任建立中的重要性。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夏欲钦分享了该律所内部决策机制改革的经验,提出通过完善决策机制、引入职业经理人和监委会等措施,可以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执行效率,有效解决内耗问题,增强合伙人之间的团结,促进律所的管理与发展。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志认为,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应尊重基本常识,通过流程化的管理将细节融入其中,依靠职业经理人、流程化管理和文化来实施。山西省中吕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高剑生提出,中小律所应结合当地经济和产业结构进行专业化选择,服务方式应从单一走向复合型,提供增值服务。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陶光辉认为,律所管理的核心在于团队管理,而非单个律师,强调通过品牌打造、产品研发和利润率提升来推动团队发展。段和段(西安)律师事务所执委会主任孙婷认为,体系化运营模式有助于将零散、机动、临时的碎片化事务纳入管理体系,提高律所的管理效率,促进中台建设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广东罗欢平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罗欢平分享了其运用新媒体打造律所品牌的经历,并强调了创新管理模式与新媒体运营在推动律所持续增长及服务下沉市场中的重要性。
圆桌论坛主题为“律师事务所管理研究生课程的体系、内容与方法”,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孟婕主持。与会人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课程体系的建设及其改进方向。
在课程目的与设计方面,中国政法大学的刘晓兵教授对现行律师事务所管理课程体系进行了详尽阐释,强调该课程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及管理技能,课程内容包含六大模块,涉及律所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等方面。对于课程的完善,刘晓兵认为,应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实践性,探索与实务界的合作教学模式,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对此,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程守太表示高度认同。他进一步表示,律所管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教育上的创新,通过跨学科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既有深厚法律素养、又具备管理和领导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无疑将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探讨律所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时,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主任梅向荣表示,“律所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科学层面,它涵盖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分配机制以及律所与社会的关系;而在艺术层面,则是以文化为核心,其外在的展现是认同的建立。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光认为,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竞争策略,“每位律师都应具备管理者思维,以协调最少资源达成最大目标”。
在从律所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杜慧力认为,律所管理不应仅关注业务增长,还需在逆境中求生存和发展。北京德恒(太原)律师事务所主任、山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张培义认为“风险控制是律所发展的生命线”,他主张将律所管理与文化建设、执业规范培训以及行业警示教育紧密结合,以确保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北京律智科技有限公司CEO姜鹏飞从职业经理人的视角分析,认为律所职业经理人应当具备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以及直接营收的能力,并且应当拥有足够的权限,以便有效地推动律师事务所的发展。
针对具体课程的设计建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江涛提出,律师事务所管理课程要兼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的经验和视角。河北省律师协会行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河北浩博律师事务所主任宋振江认为,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课程应从律师职业的本质出发,构建一个逻辑清晰、体系完整的理论框架。北京李晓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晓斌建议律师事务所管理课程更加关注中小型律所,尤其是小微所的管理现状和经验。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主任、浙江合众法律科技智能研究院院院长汪政建议课程设计中融入法律科技内容,以提升律所管理水平。北京京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兰真建议拓宽律所管理课程的授课对象,以满足新兴律所管理者需求。
会议总结环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迎龙强调了律师行业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在数字化背景下管理转型的紧迫性。他认为,律师事务所管理的发展反映了律师职业自主性的提升,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建立适应新时代的律师事务所管理教育模式,将会议成果实践化,推动律所管理教育创新,培养的管理人才能在法治舞台上为提升律所管理水平、推动法律服务行业发展、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国家法治进程贡献力量。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