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无效借条用于诉讼
撤诉处理亦属犯罪

2024-07-30 11:31:5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 通讯员 魏琪 赵帅

2017年11月,周某甲明知周某乙已将所欠债务全部清偿,仍与周某丙共谋,将周某乙曾向其出具的一张10万元借条提供给周某丙用于虚假诉讼。后周某丙持此借条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017年12月6日,周某丙在庭审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据并作虚假陈述,后因周某乙否认该笔借款,周某丙与周某乙协商要求补偿1.5万元。同年12月13日,法院组织第二次庭审时,周某丙经传唤未到庭,遂裁定按周某丙撤诉处理。

2019年8月8日,周某丙经电话传唤到案,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睢宁县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审理中认为,周某甲、周某丙共谋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该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罪,遂以虚假诉讼罪判处周某丙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另案以虚假诉讼罪判处周某甲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与其他罪名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六年二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法官庭后表示,民间借贷关系中,一些职业放贷人在借款人已经实际清偿完借款本金及依法应予保护的利息后,仍指使他人持已经清偿的借条提起诉讼。本案中,周某甲与周某丙共谋,捏造虚假欠款事实提起诉讼,导致法院两次组织开庭审理,虽然第二次开庭审理时法院因周某丙未出庭,依法裁定按撤诉处理,但周某甲、周某丙的行为已经构成虚假诉讼罪,法院依法追究二人刑事责任。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