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 通讯员 魏琪 赵帅
2010年9月,刘某某与武某某登记结婚,二人婚前育有二女武某甲、武某乙。2013年6月,武某某注册成立某建材经销处。2017年3月,刘某某向法院起诉离婚。
一个月后,刘某某、武某乙为占有某建材经销处100余万元的债权,分别与马某等人共谋,通过伪造借条虚构马某等人与某建材经销处存在债权债务关系。马某等人以捏造的事实及伪造的证据分别向法院诉请还款。刘某某与武某乙伪造授权委托书,作为某建材经销处的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并与上述人员达成调解协议,骗取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后马某等人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根据生效的民事调解书执行债权100余万元,并发放给申请执行人。马某等人得款后,将全部款项交给刘某某、武某乙。2019年10月,法院准予武某某与刘某某离婚。
2021年,武某某以刘某某、武某乙与马某等人的民间借贷案件系虚假诉讼为由,申请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后,将刘某某等人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认为,刘某某为侵占某建材经销处的债权,与女儿武某乙合谋,伙同马某等人虚构债务、伪造证据,实施虚假诉讼行为,致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和伪造的证据出具民事调解书,该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刘某某、武某乙、马某等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该院通过再审程序撤销了原民事调解书,并对刘某某、武某乙等3人分别罚款1.5万元。
法官表示,在离婚诉讼过程中,一方伙同他人虚构债权债务,意图多分或者占有、转移财产,侵害另一方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因行为人与受害人仍为夫妻关系,其伪造证据更为便利,捏造的事实隐蔽性强。本案中,刘某某骗取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法院对刘某某等人判处刑罚后,及时通过再审程序撤销民事调解书,并对刘某某等人予以司法惩戒。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