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坚持问题导向,提升食品抽检工作质量,完善现代化抽检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多措并举为百姓筑牢食品安全底线。
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制定全国年度抽检计划。《规划》实施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及时编制印发全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及配套文件,安排全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任务622.9万批次。紧盯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加大对既往较为突出的农兽药残留、假冒伪劣、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的抽检力度。组织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抽检,开展校园食品、“两超一非”、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食品、节令食品等16个专项抽检。针对生鲜电商、餐饮外卖、直播带货等专项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督促主播、平台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40.91万批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周排查”,形成风险排查材料45份,先后23次向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通报市场监管总局本级抽检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进口食品等282批次。
根据《规划》要求,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风险监测工作机制研究。“围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运用不统一、溯源处置难等问题,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创新工作机制研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业务司局负责人表示,该举措进一步明确风险监测适用范围,细化风险监测工作程序,完善风险监测结果分析利用等工作程序,为充分激活风险监测的问题排查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场监管总局坚持“最严谨的标准”,针对省级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反映的标准适用问题,广泛开展实地调研、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农业农村部多次开展专题会商,推动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和风险评估工作。
组织业务培训,强化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及核查处置队伍建设。2024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在深圳行政学院举办“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及核查处置政策要求培训班”。培训安排15场专题授课、1次工作交流和1次闭卷考试,基本实现“提高工作技能、提升学习效果、加强工作交流”的目标。
突出抓好校园抽检核查处置,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规划》实施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抽检监测核查处置工作的通知》并多次开会反复强调、部署,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任务清单,逐批次梳理核查处置情况,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严查问题食品源头,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市场监管总局督促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在核查处置中坚持“零容忍”,严格落实“最严厉的处罚”要求,查处一批侵害学生利益的案件。截至2024年10月15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完成校园专项抽检监测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任务10171件,封存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31.29吨,罚没款1994.73万元,给予警告6429家,停产停业32家,吊销(注销)许可证7个,移送公安机关25起。
持续强化核查处置任务通报,及时防控食品安全风险。2024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完善对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食品抽检核查处置督办通报工作机制。对市场监管总局本级抽检不合格食品的核查处置,每周发文督办,每季度向各省通报核查处置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各地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时高质量完成核查处置。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5200余吨,罚没金额共计7.6亿元。(贾润梅)
编辑:丁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