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为食品安全高效检测寻求更好方法

天津食检院研发多项新型检测技术

2024-12-04 15:08:06 来源:中国质量报 -标准+

近日,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天津食检院”)“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复合电极芯片及制备方法”“一种保健食品中钙和铁的检测方法”等7项发明专利实施开放许可,并获得相应经济收益。多年来,该院食品安全工程师们不断创新,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壁垒。

由该院仪器分析部高级工程师陈双负责的软胶囊剂型保健食品钙和铁的测定项目,2019年在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立项,2023年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历时5年,她终于为该类型保健品元素快速测定寻求到一个更好的方法。

国家标准方法对软胶囊类保健品中铁和钙的测定精准、稳妥,但检测过程长则两天,最快也需4个小时才能完成,且检测成本偏高,很多商家、机构望而却步。“如果能研究出新型检验试剂,在节省耗材的同时提高检验检测效率,就再好不过了。”接到任务的陈双感慨不已。

陈双深知科研中的“行路难”。科研目标相比国家标准有哪些突破?研发过程中的瓶颈如何克服?检测方法最终是否能与市场接轨?一个个问题在她脑海里接踵而至。经过一番思考,她最终下定决心——“有机溶剂溶解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直接测定软胶囊剂型保健食品中的钙和铁”在天津食检院开题。

然而,令陈双没想到的是,由于缺乏经验,报告未能突出新方法与原标准方法相比的显著优势,项目评审曾两度折戟。“行业传统方法一般要求检测环境为高温高压,且前期处理耗材成本至少3000元,这也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两大难题。”陈双说。在长达15页的复审材料中,她再次确定了该项方法创新的技术优势,即在常温常压下对高粘度复杂样本进行快速前处理的同时,实现准确定量检测。“在充分了解专业的基础上,敢于挑战传统,敢于求实创新,是我在科研事业中前行的信条,也是支撑我再次提交复审材料的信心。”陈双表示。

在天津食检院理化分析部,负责人谭亚军同样刚刚结束一项漫长的试验——快速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复合电极芯片及制备方法。“肉品护色剂超标的风险预警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大工程,如果在保证检测灵敏度的同时还能提高检测设备的便携性,检验检测效率将大大提高。”谭亚军表示,经过和天津理工大学长期研究合作,他们终于将检验亚硝酸盐用量的芯片植入便携式“口袋仪器”。

方便快捷、特异敏感、稳定性强、检出限低、不需要特殊设备和试剂、结果判断直观……新型检测方法给执法部门提供现场数据支持的同时,也提高了执法监管的工作质量与效率。“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舌尖上的安全’护航就是最朴素的职业理想,也是每一个食品安全检测工程师的共同科研信条。”谭亚军表示。(唐志红 孙惠贤)

编辑:丁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