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2023年淀粉及淀粉制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率较上年有所下降

2024-05-22 16:02:06 来源:中国质量报 -标准+

夏日炎炎,凉面、绿豆粉皮等口感清爽的淀粉制品热销。由于制作工艺特殊,粉条产品在加工不到位时会出现铝残留量超标的情况,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2023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和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重点监督抽检淀粉及淀粉制品,并公布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3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共对淀粉及淀粉制品开展抽检129043批次,不合格样品为2018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1.56%,相较2022年度整体1.65%的监督抽检不合格率有所下降。

历次抽检中,淀粉及淀粉制品抽检涉及的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属于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

从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信息来看,2023年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淀粉及淀粉制品涉及的不合格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山西、内蒙古等地;对于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已责令相关地区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产品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

从具体抽检情况来看,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2月24日发布的《关于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中,涉及1批次抽检不合格产品,具体为标称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贸源食品厂生产的绿豆粉皮,其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2023年8月2日发布的《关于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中,涉及两批次抽检不合格产品,具体为标称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记食品加工部生产的土豆粉,其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贸源食品厂生产的绿豆粉皮,其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2023年12月29日发布的《关于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中,涉及两批次抽检不合格产品,具体为标称山西省朔州市米三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土豆湿粉条,其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内蒙古卓斯泰商贸有限公司委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正元食品加工店生产的土豆鲜粉条,其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023年1月20日发布的《关于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4月4日发布的《关于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5月26日发布的《关于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11月3日发布的《关于1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和12月1日发布的《关于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中,淀粉及淀粉制品全部合格。

相关链接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等,在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含铝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粉丝、粉条中铝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干样品,以Al计)为200mg/kg。

粉丝、粉条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控制好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复配食品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还可能是厂家使用的粉丝粉条原料(食用淀粉),因受环境影响含有较高含量的铝。(张文礼 刘松瑶)

(资料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编辑:丁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