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算法向上向善,平台须有所为

2025-07-01 12:49:08 来源:法人杂志 -标准+

近期,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等平台围绕正能量内容加权推荐、用户自主选择权保障、推荐内容多样性优化、提升算法透明度等核心环节,系统性优化完善多项功能,受到广泛关注。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法已深度嵌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凭借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推送,算法既为用户打造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通道,也成为平台吸引流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引擎。然而,技术是把双刃剑,在利益驱动下,算法的负面效应愈发凸显:部分平台滥用算法设置成瘾性模型,诱导用户沉迷、刺激非理性消费;利用算法屏蔽信息、操控热搜;甚至通过不合理规则实施“大数据杀熟”······

这些乱象挤压优质内容传播空间,易导致低俗猎奇信息泛滥,用户深陷“信息茧房”,认知日益狭隘,群体隔阂不断加剧,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也遭到破坏。若放任算法“脱缰”“失控”,必将严重污染网络生态,扰乱社会秩序,阻碍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强算法治理,已然成为互联网治理的重要议题,更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力度。有关部门通过制定《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明确算法治理的方向和具体内容,为算法治理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制度框架。同时,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效整治算法滥用乱象。

算法绝非单纯的技术工具,更是社会价值的传导载体。算法治理也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平台等多主体协同发力、共同参与——只有同向而行,才能实现算法的善治,切实推动技术向上向善。平台作为算法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以及网络内容的守门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治理责任。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中,平台唯有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严格把控内容质量,加大对正能量、优质内容的推荐权重,才能为用户输送有价值的精神养分,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守护公平公正,推动网络文化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各大平台采取了诸多有针对性的举措。在提升算法透明度方面,部分平台以图文、视频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公示算法运行逻辑,清晰标注信息来源;还有平台公开上榜规则、数据规则、上线热搜热度标签,让用户直观地了解热度生成机制,充分保障知情权。在破除“信息茧房”方面,有平台推出“内容偏好评估与调节”“探索更多”等功能,引导用户接触多元内容;在完善推荐内容审核上,持续健全审核机制,加大正能量内容推送力度,创新热点当事人核实机制,防范摆拍造假、仿冒蹭热等恶意传播行为。在用户赋权层面,多个平台优化兴趣偏好管理、内容负反馈等功能,提供精细的兴趣标签滑动调节,让用户自主掌控信息推送强度。

这些举措是平台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体现,展现出互联网行业积极探索算法治理、推动技术向善的行动力,不仅回应了公众对算法应用的关切,也充分印证了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的可行性,每一项改进都是对“算法向善”理念的生动诠释,并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算法治理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平台而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直面社会关切并与时俱进探索解决之道,必须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希望各大平台都能以更高的社会责任感,不断优化算法运行机制与管理规则,让算法“导向正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自主可控”,充分释放服务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造福广大民众。

责编|惠宁宁

编审|渠 洋

校对|张 波 张雪慧

来源|《法人》杂志2025年06月总第256期


编辑:范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