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29日)的发布会上,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孙晓介绍:从最新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来看,全球经贸摩擦继续保持高位。
孙晓说,今年5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83,处于高位,相比4月上升13个点,相比上年同期上升114个点,表明全球经贸摩擦继续保持高位。从分项措施来看,进出口限制措施指数在各项经贸摩擦措施指数中最高。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 孙晓: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保持高位,且总体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美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博弈明显,并逐步从进出口限制措施向其他限制性措施和进出口关税措施扩散。
分国家(地区)来看,美国、印度、巴西是引发全球经贸摩擦的主要国家。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 孙晓:1—5月,经贸摩擦指数均处于高位的国家为美国;有4个月处于高位的国家(地区)为欧盟和巴西;美国是唯一一个一直处于高位且同比也基本处于高位的国家(地区),表明美国是全球经贸摩擦的主要制造者,也是影响全球经贸摩擦形势的主要因素。
据介绍,全球经贸措施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涉及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医疗或外科用仪器设备、机械器具及其零件、车辆及其零附件等高技术产品领域;二是涉及乳品、蛋品、谷物等农食产品的生活必需品领域。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涵盖的产品范围较上年同期大幅扩大,涉及海关编码的所有98个章节。
孙晓同时表示,通过调研发现,我国企业在国际公共采购中存在参与程度低、所占份额小的情况。贸促会将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动我国企业参与联合国等国际公共采购。
以联合国采购为例,目前注册的联合国基础级中国供应商数量已经超过7000家,全球排名第二,但中国企业在联合国系统直接采购中的份额仅占1.14%。
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对国际公共采购关注度不高,也不了解国际公共采购规则,难以第一时间获得相关采购需求信息。
下一步,贸促会将主动了解并及时发布联合国等国际公共采购信息,帮助企业寻找更多采购机会;不断完善金融、物流及售后服务等配套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生产商和供应商能力建设;持续强化相关采购涉企法律服务,切实维护我国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向相关国际机构推荐符合条件的注册供应商,为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公共采购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编辑:范学伟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