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大塘港水源地保护面积广、违规行为隐蔽性强、基层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等挑战,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定塘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创新构建“四式巡查+五方联动”联防共治模式,以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凝聚合力,显著提升了大塘港水源保护效能,书写了“执法蓝”守护“生态绿”的生动篇章。
党建引领,锻造巡查联动“主心骨”。将党建引领贯穿水源保护工作始终,通过强化队伍建设,为新模式的有效运转提供组织保障。党支部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党员骨干带头执行巡查任务,联合属地派出所、镇农业农村办、消防及大塘港管理处,建立常态化“五方联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与力量整合,形成了监管合力。今年以来,召开联席会议6次,开展跨部门联合巡查12次,检查重点点位50处。
科技赋能,练就智慧巡查“尖兵队”。面对日益隐蔽的违规手段,执法队将固定巡查、机动巡查、夜间巡查、智慧巡查“四式巡查”作为锤炼队伍、提升能力的实战平台,围绕执法记录仪、智慧监控平台操作、法律法规掌握以及现场应急处置等核心技能,对执法队伍进行系统化、实战化训练,实现了水源保护区沿岸及汇水的智能化巡查全覆盖,执法人员对非法排污、违规垂钓、私设地笼网等危害水质行为的主动发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已组织专项技能培训3期,覆盖执法人员30人次,各类涉水问题线索同比增长约40%。
长效管理,共绘守护生态“同心圆”。在强化执法监管的同时,执法队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注重开展说理式执法,清晰阐明违规事实、法律依据及其对水源地的危害,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与守法自觉,也引导部分曾经违规的村民转化为了水源保护志愿者。针对巡查发现的非法排污、违规垂钓、私设地笼网等突出问题,构建“巡查-处置-反馈-提升”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严惩违规行为、确保治理实效。今年以来,开展水源巡查56次,清理沿岸垃圾点 8处,劝离违规垂钓人员 200余人次,收缴地笼网150余张、渔具40副。(余琪琪)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