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警惕冒充客服“解封账号”骗局!宁波一少年被骗1.2万元

2025-07-24 14:27:28 来源:法治网 -标准+

“亲,在吗?我教你如何拿回账号。”

“别担心,我是官方客服,按我说的操作,账号马上解封!”

“快拿到你家长的手机,我们视频教你操作……”

当孩子的社交账号突然无法登录,焦急万分之时,看到这样的“客服”主动找上门,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千万当心!这极有可能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一名中学生小李就遭遇了此类诈骗,损失1.2万余元。

据小李向警方陈述,7月5日,他用父亲的手机号码注册了一个新的QQ号,并添加了自己的常用QQ。几天后,他发现这个新注册的QQ号无法登录了。正在疑惑之际,7月12日,那个无法登录的QQ号“主人”竟然主动联系上了小李的常用QQ。

对方自称是“腾讯客服”,声称只要小李配合回答几个问题“确认身份”,就能帮其找回账号。信以为真的小李,在对方的引导下,等待着“账号解封”。

7月20日晚上9时许,这位“客服”再次通过QQ联系小李,要求他拿到父亲的手机,并开启QQ视频通话进行“远程指导”。在视频中,“客服”让小李在父亲手机上下载安装了“云闪付”App。安装完成后,对方便通过QQ消息,一步步指挥小李进行操作。

“具体怎么操作,对方在QQ里告诉我,我就跟着做……当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小李回忆道,操作过程中,父亲的手机收到了大量银行发送的验证码短信。

小李父亲发现手机密集收到验证码,察觉异常,立即尝试用支付宝提现绑定的银行卡资金,却发现无法操作。查询后发现,银行卡内余额已“不翼而飞”——绑定支付宝的银行卡内资金已被转走。惊慌之下,父亲立刻询问小李事情的经过。了解情况后,意识到遭遇了诈骗,小李父亲立即报警。最终查明,小李父亲共计被骗走1.2万余元。

云龙所民警陈浙津分析指出:“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客服解封账号类诈骗。骗子正是利用了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官方流程不熟悉,特别是急于找回账号的心理。暑期是此类诈骗的高发期,请广大家长和孩子务必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

(1)官方客服不会主动索要验证码、要求视频操作!任何自称客服,要求提供短信验证码、进行屏幕共享或视频指导操作手机银行、支付类App的,一律是诈骗!腾讯、银行等官方机构绝不会通过个人QQ、微信以这种方式处理账户问题。

(2)警惕“热心”的“解封专员”!账号出现问题,务必通过应用内的官方申诉渠道或官方网站/客服电话解决。不要相信任何主动找上门、声称能快速解封的“好心人”或“特殊渠道”。

(3)家长务必保管好手机和支付密码!切勿轻易将绑定银行卡、支付软件的手机交给孩子随意操作,尤其要保护好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身份证信息。建议设置合理的支付限额。

(4)加强暑期防骗教育!家长要利用暑期,加强对孩子的反诈宣传教育,重点讲解此类冒充客服、游戏交易、刷单兼职、明星粉丝群等针对青少年的常见骗局。告诉孩子遇到涉及转账、索要密码验证码、下载不明软件等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5)发现异常,立即报警!一旦察觉可能被骗,立即停止一切操作,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报警。(徐飘杨)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