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招投标这一步,马上物业公司就能入驻管理小区了。”家住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康桥帝璟小区的业委会成员许德俊开心地说。
康桥帝璟小区是当地典型的无物业小区,几个月前,业主胡志娟带领小区13名热心业主通过“赣邻通”物业信用管理平台,组织全体业主在线互动表决,选举出了小区第一届业委会。目前,业委会正积极通过抚州市“赣邻通”招投标引入物业公司入驻小区进行管理,流程到哪一步、物业公司信用如何、服务内容与物业费标准、怎么监管等等,一点“赣邻通”就可看到。憧憬小区将来的变化,业主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近年来,抚州市通过创新搭建“赣邻通”物业信用管理平台,不断深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基层治理服务的融合应用,逐渐走出一条“信用+科技+治理”的基层善治新路径,成为全国基层治理领域法治化、智能化的鲜活样本。截至目前,“赣邻通”已覆盖该市11个县区,1728个住宅小区,录入户主信息86万户,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3万余件,并通过了涵盖信息保护、安全审计、通信保密等近300项要求和73个测评分类的“三级等保”测评内容,达到非银行机构的最高等级保护标准。
党建引领 构建社会治理“新方式”
在资溪县鹤城镇城东社区,社区党委书记童俊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和显示屏,登录“资心人”网格化治理系统。随着指尖的滑动,社区党员、网格、居民工单等数据全都跃然眼前。
2024年,随着“赣邻通”定制化打造的“资心人”网格化治理系统正式上线,城东社区成了全县第一块“试验田”。
依靠这个平台,城东社区大大小小的数据得以集中于此。而通过这些数据,社区党支部不仅能及时筛选问题、解决问题,对辖区进行智能化管理,还能依托平台,定期走访独居老人、困难家庭,协调解决诉求……
“自从这个系统上线后,我感受到了一种变革的力量。”在社区党委书记童俊看来,眼前的这个“资心人”网格化治理系统更像是社区的“中枢神经系统”,“它能让社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实现以智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目标。”
“中枢神经系统”方便的不仅是工作人员。在居民手机里的手机端里,居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上传各类问题诉求,汇总到系统平台,并根据事件预设类型自动分派给相应的职能单位,由责任部门限时办理并提交办结结果,同时及时总结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
基层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大数据信息化的‘网’,将‘线下’工作转为‘云上’服务。我们及时掌握了群众反映的小区管理、矛盾纠纷等热点问题,多数小矛盾都在微网格内解决了。”社区党委书记童俊说道。
城东社区只是“资心人”网格化治理系统的其中一环。据了解,该治理系统通过构建“社区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将服务区精准划分为多个网格服务单元,推动12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形成“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资心人”经验入选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典型案例。
“‘小网格’里装着‘大智慧’。”资溪县城市社区党工委书记龙天明说,自系统上线以来,现已完成录入人口信息8万余人,精准标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3900余人,网格党员累计处理民生问题3700余件,稳稳托住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底盘”,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今后,还不断将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居家养老、家政保洁、公共交通、住房公积金、市政服务等事项,归集整合接入统一便民服务版块,逐步实现一个平台“搞定”千余服务便民事项的目标。
部门联动 开拓矛盾化解“新渠道”
“妈妈,隔壁种菜盆都清走了,下雨天再也不会有泥水流出来了。”正在上班的李女士接到女儿电话。
原来,困扰她两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李女士家住瑞日家园小区,隔壁邻居在公共平台上放置10余个泡沫箱用于种菜,由于疏于打理,一到下雨天泥水就从泡沫箱里流得到处都是,严重影响邻里的居住环境和出行。
“两年了,和物业反映过很多次,他们没有执法权,只能上门劝诫。邻居不予理会,物业也毫无办法。”李女士无奈地说,不仅是种菜,平台上还堆放着一些杂物、可回收物,“天气一热,那些杂物里就飘出异味,我们都不敢打开窗户。和邻居协调,也没有满意的结果。”没辙的李女士于今年1月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载了“赣邻通”,在线发起工单,并附上了现场8张照片作为佐证。
接到工单后,事项从物业公司转至社区,再由社区转至住房保障中心、城管、消防等部门。
“不到半天,多个部门就来了解具体情况。”李女士说道。
“已现场查看并了解真实情况,与户主沟通自行清理未果后,本中心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为切实解决问题,本中心与抚州高新区城管大队联合执法,目前已全部清理完毕。”每一步处置都有明确解释,处理回复有结果。
“真没想到这个平台这么方便,困扰我两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李女士说。
李女士多年的困难得到解决并不是个案。走进抚州市物业信用管理平台“赣邻通”后台总部,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各项功能和数据指标清晰呈现。用户总数、“报事报修”处理、考评情况……“赣邻通”开发方负责人洪辉仔一一介绍,工作人员轻点屏幕,业主“报事报修”问题随即定位到具体楼栋,系统自动关联业主信息、历史工单等,业主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传统基层治理中,部门数据壁垒常导致问题处理效率低下。以前,相关数据只在相关部门,无法综合利用,难以发挥应有效力。开发商遗留问题、邻里纠纷、超越管辖范围等,以往业主往往只能找物业,但是很多问题物业也没有办法。”洪辉仔说,“赣邻通”平台打破这一困局,整合公安、消防、城管等市县281个职能部门数据,建立起全域共享的集成数据库,构建“一键转办、半小时响应、一小时办结”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业主诉求进行分析后,传至相关职能部门。
据统计,自平台上线以来,月处理报事、报修等工作千余件,好评达98.6%。
信用赋能 打造优化物管“新体系”
“真没想到,进入‘赣邻通’平台后,自觉缴纳了物业费的业主比往年翻了一番。”3月26日,抚州赣信物业财务人员许慧珍像往常一样到银行对账,结果却出乎意料。
抚州赣信物业服务于抚州市恒盛城市花园。以前收取业主的物业费是令人头疼的难事,不仅要挨家挨户贴单催缴,逐一给业主打电话,还要经常被业主责备,是既“磨破嘴”又“跑断腿”。
“但即便如此,业主缴费仍不积极。”抚州赣信物业公司总经理刘志勇说,自从物业信用管理平台“赣邻通”在小区试点运营,局面得到了改变。自此,物业工作人员不用再为催缴物业费头痛了。
“为何缴费变得如此自觉?”
“服务越来越好了呗。前两天楼栋下的路灯坏了,我拍照上传到‘赣邻通’,第二天物业就来修理了。”
“现在我们有什么问题,只需上传至平台,过不了多久物业人员就会来处理,十分方便。”
聊起物业的服务提升,业主们越说越有劲。
“其实,每个小区的业主拖欠物业费主要是对物业服务不满意,不然谁愿意天天被人催款。如今,物业服务也很好,我们必须支持。”小区业主刘先生道出了大多数业主的心声。
“那为何物业服务会变被动为主动呢?”
“我市鼓励业主将物业费缴进监管账户,并根据专家组检查考评、实时更新的日常服务质量监督考评和业主评价三方打分,按照考评结果拨付物业费,将物业管理信用信息与物业服务质量考评、投标资格、行业评优等挂钩,倒逼物业服务企业强化诚信经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行为,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的矛盾。”抚州市住建局物业科科长黄敏俊说,被评定为信用等级最低D级的物业服务企业在6个月内仍未作出整改的或整改未到位的,将列入物业服务企业“黑名单”,同时推送至抚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及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采取全市联合惩戒措施。
“赣邻通”信用评分一头牵着物业,一头关系到业主。在规范物业服务经营的同时,还将业主的文明行为与高空抛物、恶意欠费等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玉茗分”信用积分,通过“红黑榜”公示、公共服务、金融优惠挂钩等方式,引导居民遵守法律、诚实守信。2024年,全市物业收缴率同比提高10%。(郭昊)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