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无人机“飞手”如何炼成?风雨考场见证“人机合一”

2025-04-18 15:01:50 来源:法治网 -标准+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山能无人机培训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学员——特警、执法人员及毕业求职者。他们在这里展开了为期25天的超视距无人机驾驶员小型多旋翼脱产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科技化、专业化水平,本次培训涵盖无人机综合理论学习、模拟器操作、穿越机飞行以及实体小型超视距无人机操控。

在电脑端的“凤凰”模拟器软件上操纵手柄进行模拟无人机训练是学员们的日常。无人机飞行是“手、眼、脑”的高度协同,“四方悬停”和“360°自旋”的难度不小,稍有不慎屏幕上就会弹出“坠毁”提示。

“我摸索出来的方法是‘小幅度修正’和‘提前预判’,当无人机出现漂移时,我就想象自己坐在飞机中,用第一视角判断打杆方向。”奉化区指导办参训人员翁文博分享了他的操作经验。

接下来的穿越机训练考验的是反应与协调,八字飞行则是该阶段最大的挑战。八字飞行是无人机在水平面上沿“∞”形(即数字8的形状)飞行,在连续飞行的基础进阶机动动作。“通过分解动作,先练半圆、再连贯通线,我慢慢掌握协调压舵与方向控制的节奏,终于在第11天飞出第一个完整8字。”翁文博兴奋地说道。

参训学员翁文博进行日常训练

据参训学员回忆,每天训练时长达8小时,其余时间用来完成理论刷题,并且要达到90%以上的正确率。经过日复一日高强度的模拟训练,大家逐渐形成了“肌肉记忆”,向“人机合一”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随着学员们“模拟器”和“穿越机”飞行逐渐熟练稳定,“实体机”的训练提上日程,训练场地由培训基地所在的研发区转移到了郊区的农场。对照执照考试全流程:综合理论——360°自旋和八字飞行——地面站航线规划——盲飞返航,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模拟考现场

考试当天,下着小雨,风速表显示6-8m/s,阵风更强。风雨严重影响了无人机的航向,毫无预兆的侧风让操作人员失去了提前预判的可能性,语音播报不断传出“考试不通过”。

风雨是最好的考官,奉化区指导办参训人员翁文博和其他学员一样面临着极端气候的考验。“还剩最后一次机会。我站在原地深呼吸了几秒,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手指触感上。无人机剧烈摇晃的一瞬间,手指本能地做出了反应——轻补方向舵,同时压住偏航杆对抗风,航线稳住了!”当无人机顺利飞完全程,语音提示“考试通过”时,25天的脱产培训也迎来了丰收的成果。

此次无人机参训是奉化区深化数字赋能的战略举措,也是非现场执法模式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未来,奉化区指导办将继续以“稳中求进”的态度精进技术,向更高阶的无人机应用迈进,由无人机专业操作人员优化“智慧巡检”模块,设定自主巡航路线,利用高空巡查精准捕捉河道排污、渣土违规倾倒、违建等违法行为,及时感知交办问题线索,进而实现全域“一网统管、一体指挥、一键直达”,推动监管更高效、执法更精准。(竺斐 庞媛媛)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