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多部门协同作战,拆除楼夹岙村一处占地达200平方米的违法养殖棚舍。
奉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有养殖户在楼夹岙一片空地上搭建棚舍,用于养牛养羊,违法占地面积达200平方米。这些养殖棚均为简易搭建,不仅占用了公共土地资源,且随着养殖规模扩大,棚内牲畜的排泄物露天堆积,导致周边环境恶臭难闻,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我们建立了‘巡查发现-联合认定-协同处置’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发现这一情况后,执法人员迅速展开调查,确定了违法占地行为主体,并第一时间联系了资规、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启动联勤联动机制。”岳林中队负责人张雷介绍。
多部门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现场,秉持耐心、负责的态度,向当事人详细解释违法占地及违规养殖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并告知其需承担的法律后果。一开始,当事人对拆除工作表示不理解,存在抵触情绪。对此,执法人员并未简单采取强硬措施,而是多次上门,从法理和情理等多方面对当事人进行劝说。执法人员一方面反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当事人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另一方面,积极为当事人解决后续养殖场地规划等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寻找合法的养殖途径。
违法搭建的养殖棚被成功拆除
在执法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当事人最终认识到错误,主动配合拆除工作。拆除当天,多部门协同作战,安排专人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拆除过程安全、有序。经过数小时的紧张作业,违法搭建的养殖棚被成功拆除。
此次违法占地养殖问题的成功解决,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基层的生动实践,通过整合执法力量,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了信息共享、协同作战,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和治理水平。不仅快速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还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下一步,岳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深化违法占地“预防式”监管模式,推动监管端口向源头治理前移,通过巡查锁定苗头隐患,综合执法、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嵌入式”政策辅导,着力构建违法占地早发现、快处置、严管控的长效治理格局。(竺斐 宋维颖)
编辑:李超